1、判断题 美、苏是世界上举足轻重的大国,两国关系的变化对世界有着深远的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美苏冷战虽已离我们远去,但我们无法否认它在国际关系史中的重要地位。美苏冷战是在对抗与缓和的交替中进行的,在欧洲是真正意义上的冷战,而在亚洲则充满了火药味。
材料二:下图中反映的是20世纪末柏林墙被拆毁的情形。

拆毁柏林墙
材料三:苏联解体之后,美国作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认为由美国领导的国际关系体系的“单极阶段”终于到来了,于是依靠美国的权势和价值观来‘建立“世界新秩序”的主张频频出现在美国领导人的讲话中。但是,继承了原苏联主要遗产的俄罗斯仍然是唯一拥有能够与美国相抗衡的核武器的国家,作为联合国的常任理事国,俄罗斯在世界事务中的作用仍然不可低估。与此同时,欧共体向欧盟的成功发展有力地表明了西欧是国际政治中的一极重要力量。以中国、韩国和东盟成员国为代表的亚洲的崛起,同样显示出该地区除了日本以外的其他国家正在确立和发挥它们在世界事务中的重要作用。占有联合国多数席位的第三世界国家作为一个整体对国际事务的影响也不容忽视。因此,两极格局彻底终结,多极化趋势却是不断加强。
(1)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在欧洲是真正意义上的冷战,而在亚洲则充满了火药味”的有关史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柏林墙倒塌”反映了什么历史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据材料三指出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不断加强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在欧洲的冷战:北约与华约;马歇尔计划和经互会;西德与东德;杜鲁门主义与苏联的争霸策略。在亚洲的热战:中国内战;朝鲜战争;越南战争。
(2)德国趋于统一;东欧发生剧变;“冷战”(或两极格局)趋于瓦解。
(3)俄罗斯的实力不断增强;欧盟的活动;亚洲(中国和东盟成员国)的崛起;第三世界国家的影响。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2、判断题 下图所示是某同学在学习中收集的史料。这些史料最能说明

A.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力量
B.和平与发展是相辅相成的
C.能源问题是当今世界面临的主要问题
D.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根据材料一,两伊战争导致了石价格波动;材料二,世界的和平需要第三世界的发展。两者反映的共同问题是和平与发展是相辅相成的。其他的说法无法从材料找到根据。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25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美利坚合众国和苏联两国力量的巨大增长,对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世界政局,具有重大意义。正当上世纪末本世纪初(注: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世界政治上还起着决定性作用的欧洲国家,似乎降到了无足轻重的地位。美国和苏俄已经成为超级大国,它们的地位在战后年代里由于核武器的发展越来越巩固了。
——《阿登纳回忆录》
材料二? 20世纪50年代,在资本主义世界中,美国无论在工业生产、出口贸易、黄金外汇储备各方面所占的比重显著下降,而西欧六国(法、西德、意、荷、比、卢)所占的比重则大大上升。50年代中期以后,阿登纳说:“如果欧洲人不想在起了根
本变化的世界里走下坡路的话……欧洲的联合是绝对迫切需要的,没有政治上的一致,欧洲各国人民将会沦为超级大国的附庸。”
材料三
1970年
| 美
| 日
| 西德
| 法国
| 资本主义世界
|
工业总产值
| 37.8
| 9.45
| 10.1
| 6.5
| 100%
|
出口贸易
| 15.2
| 6.9
| 12.2
| 6.4
| 100%
|
黄金外汇储备
| 5.3
| 5.2
| 14.6
| 5.3
| 100%
|
?
材料四?进入70年
代,西欧六国和日本不可避免要导致美国同盟国政治关系的变化,表现在西欧六国和日本外交上的独立自主倾向日益发展……美国再也不能像战后初期和50年代那样,在西方阵营颐指气使,发号施令。?——何春超主编《国际关系史》
请回答:
⑴根据材料一,概括二战后世界格局的主要变化,并分析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8分)
⑵材料二中阿登纳为改变二战后的国际局势提出了什么主张?举例说明他的主张是否得
到了落实?(4分)
⑶根据材料三、四,谈谈20世纪70年代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力量对比呈现什么变化?这种变化在政治上产生怎样的影响?(10分)
⑷上述材料变化说明了什么?(3分)
参考答案:⑴变化:美苏两国成为世界格局的决定性力量,欧洲丧失了世界中心的原有优势地位。(4分)原因:美苏两国实力的增强且掌握了核武器;第二次世界大战对欧洲破坏巨大,西欧国家普遍衰落。(4分)
⑵主张:欧洲国家只有联合才能避免沦为超级大国的附庸。(2分)得到了落实:1967年欧洲共同体成立等,说明作者主张得到了落实。(2分)
⑶美国经济实力的下降,西欧、日本经济力量不断增强,逐渐形成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格局。(6分)影响:西欧、日本在政治上日益摆脱美国控制,独立自主倾向日益加强,严重动摇了美国的资本主义世界霸权地位,并冲击了美苏为首的两极世界格局。(4分)
⑷国与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实力对比发生变化必将导致国际关系出现重大变化。(3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成功发射于
A.1953年
B.1961年
C.1957年
D.1959年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联系所学知识可知,为了实现苏美共同主宰世界的战略目标,苏联一方面进一步增强国力,于1957年7月成功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A.1953年、? B.1961年和D.1959年,以上时间均不正确。故此题应选C项。
考点: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成功发射成功时间
点评:历史时间记忆的技巧。记忆时间也遵循着机械记忆和理解记忆的规律,但实际教学中要严格地把两者区分开来是很困难的。具体学习中,更多的做法是揭示时间特征,组织记忆材料,激发记忆兴趣。一是揭示单个时间数字的特点促进记忆;一是揭示不同时间之间相互关系特点促进记忆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2008广东卷,理科基础,68)1949年美国发起成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其目的是(?)
A.拉拢东欧国家
B.压制殖民地独立运动
C.军事上遏制苏联
D.与华沙条约组织对抗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析:
美国拉拢加拿大、英国等国家成立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所针对的国家是苏联,由此判断A、B两项错误;华沙条约组织成立于1955年,因此D项与题意不符。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是一个军事组织,主要目的是再军事上遏制苏联,故选C项。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