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下表是清朝乾隆时期常年粮价
地区
| 价格
|
江苏
| 米谷每石中价1.5~1.6两白银
|
湖广
| 米每石1.4~2两白银
|
江西
| 米每石1. 5~2.3两白银
|
山西(部分地区)
| 米麦每石1.5~2两白银
|
山东(兖州、泰安)
| 粟米每石1.4~1.8两白银
|
对上述经济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A. 太湖流域成为最重要产粮区 B. 南北各地之间商业联系加强
C. 粮食开始进入市场成为商品 D. 南北方经济地位趋向平衡
2、综合题 (12分)诗歌作为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历史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古人用诗歌反映当时社会现实,用诗歌吟咏王朝兴替、世事变迁。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海客乘天风,将船远行役。譬如云中鸟,一去无踪迹。
--(唐)李白《估客乐》
夜雨千灯照碧云,高楼红袖客纷纷。如今不似时平日,犹自笙歌彻晓闻。
--(唐)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时会琴客》
材料二 老农家贫在山住,耕种山田三四亩,苗疏税多不得食,输入官仓化为土。岁暮锄傍空室,呼儿登山收橡实。西江贾客珠百斛,船中养犬长食肉。
--(唐)张籍《野老歌》
材料三 今朝半醉归草市,指点青帘上酒楼。--(宋)陆游《杂赋》
尔来盗贼往往有,劫杀贾客沉其艘。--(宋)王安石《商感》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唐朝商业发展的基本情况。(4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该诗所记录的社会政治经济现实。(4分)
(3)根据材料三你能看出哪些历史信息?面对商品经济发展的状况,宋政府依旧实行什么经济政策?(4分)
3、综合题 (20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从技术上看,两种农具有何不同?据此谈谈你对中国农具不断改进的认识。(6分)
材料二 “农夫早出暮入,耕稼树艺,多聚菽粟,此其分事也。妇人夙兴夜寐,纺绩积
4、选择题 下列历史概念的组合中不存在因果关系的一组是( )
A.土地私有制——土地兼并
B.商品经济发展——官营手工业衰落
C.资本主义萌芽——郑和下西洋
D.重农抑商——闭关锁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