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纽约时报》中曾经评论道:这是一本令人欢欣鼓舞的关于全球化的著作,非常具有可读性……这里所说的是著作是托马斯·弗里德曼2005年所撰写的畅销书《世界是平的:一部二十一世纪简史》,这本书中一句名言为:“装载了windows操作系统的个人电脑,以及柏林墙的倒塌启动了世界变平的过程”。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A.全球化完成于21世纪初期
B.信息技术加快了全球化的进程
C.面对世界的变得平坦,我们应该修筑保护墙
D.全球化开始于柏林墙的倒塌,因为柏林墙的倒塌拆除了地缘政治的屏障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根据史实,全球化是一个不断进行的进程,所以全球化完成于21世纪初期、全球化开始于柏林墙的倒塌均是不符合史实,“装载了windows操作系统的个人电脑,以及柏林墙的倒塌启动了世界变平的过程”本质上说明了科学技术对经济全球化的促进作用。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该图反映的是1958~1965年全中国的粮食产量(万吨)。引起1960年后粮食产量回升的主要原因是

①人民公社化运动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②党中央开始纠正农村工作中的“左”倾错误
③“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的提出
④完成了对农村的社会主义改造
A.②③
B.②④
C.①②⑤
D.②③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图是“历届联大讨论恢复中国合法权利支持中国票数增长示意图”。对这一增长结果解读错误的是

A.恢复中国在联合国中的合法席位是大势所趋
B.中国正式成为多极化格局中的一支重要力量
C.亚非拉国家逐渐成为国际事务中的重要力量
D.中国逐渐打破帝国主义国家的外交孤立政策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得知C项是错误的;亚非拉国家逐渐成为国际事务中的重要力量,这种说法与历史事实不相符合。其它是错误的。所以选C。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
(1)根据以上图片提供的信息分析威胁世界和平的因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产生的历史背景。
(2)人类渴望和平,国际社会不断探索防止和消除战争的方法。你认为当今制约战争、维护世界和平的因素有哪些?
(3)上述史实反映了当今国际形势的什么特点?
参考答案:(1)因素: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地区冲突;恐怖主义。背景:两极格局瓦解,世界格局出现多极化趋势,被“冷战”掩盖的民族及宗教纠纷、领土争端等矛盾逐渐暴露出来;地区霸权主义及美苏对发展中国家的干涉。
(2)世界经济的发展加速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联合国作用不断加强;和平思想不断普及;和平运动不断高涨。
(3)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世界局势呈现出缓和与紧张、和平与动荡并存的局面。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当今世界的战争与和平问题。第(1)问对图片信息进行总结可得出答案。背景与两极格局的瓦解有关。第(2)问依据所学知识进行回答,注意概括总结。第(3)问只要明确当今世界的形势是和平、发展,特点可以从形势、格局等角度来概括。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下图中的农民喜悦之情溢于言表,这是因为他即将?

A.加入人民公社 ?
B.分得土地 ?
C.承包土地 ?
D.加入合作社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是1950年颁布的,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人民公社1958年才出现;承包土地是1978年改革开放之后才会有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合作社是1953年三大改造的产物,故选B
点评:关于中共的土地政策,还可以考查不同时期的所有制:1953年三大改造前是农民的土地私有制,1953年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但在不同时期土地的经营权不同:1953前 私人经营—1953-1978集体耕种—1978后家庭自主经营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