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欧洲煤钢共同体条约》文本用的是荷兰纸张、德国墨水、法国印刷术,由比利时和卢森堡装订,附着意大利制作的飘带。这?
[? ]
A.分别利用了各国最先进的技术
B.体现了各国不同的技术优势
C.象征六国的合作
D.说明文本制作的工序复杂
2、判断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近现代以来留学生情况统计简表
阶段
| 留学方向和群体
| 人数
| 留学生代表
|
鸦片战争到甲午战争:拓荒阶段
| 留美幼童学生群
| 1872年起4批共120人
| 唐绍仪、詹天佑等
|
福州船政学堂留欧学生群
| 1877年起4次共80余人
| 严复、马建忠等
|
甲午战争到民初: 觉醒、救亡、革命阶段
| 涌向日本的留学群
| 推算当在22000人以上
| 宋教仁、蒋介石、 鲁迅、陈独秀等
|
留学欧美学生群
| 到辛亥革命前至少在600人左右
| 孙中山、蔡元培、竺可桢等
|
民初到20世纪20年代末: 自由发展阶段
| 留美学生群
| 推算人数达5362人
| 茅以升、闻一多、梁思成等
|
赴法勤工俭学学生群
| 共计有1700名以上
| 周恩来、聂荣臻、邓小平等
|
留苏的政治家群
| 总计在1600人左右
| 刘少奇、邓小平、叶剑英等
|
留日学生群
| 当在20000人以上
| 郭沫若、苏步青、李大钊等
|
留欧学生群
| 当在5000人以上
| 徐悲鸿、李四光、朱德等
|
1979年到2000年: 新发展阶段
| 分布欧美日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 由教育部门派出的就达457700人
| 陈竺(现任卫生部长) 万钢(现任科技部长)等
|
——据周棉著《近代中国留学生群体的形成、发展、影响之分析与今后趋势之展望》
材料二?从1896至1945年的五十年间,中国赴日留学生数以万计,堪称世界史上最大规模的留学运动。革命者廖仲恺、何香凝夫妇变卖嫁妆首饰一同赴日;钱恂任日本外交官时,带了两个儿子一个儿媳和一个女婿去留学……
留日经历,加深了他们对中国国情的认识,在头脑中形成了衡量国是的新标准,解放了中国儒生禁锢的灵魂,掀起了一股一浪高过一浪的民主革命运动,所以“没有留日学生就没有辛亥革命”,孙中山如是说。
材料三?百年留美几涨几落。自1872年开始,清政府共派出四批留美幼童。清末北洋的留美学生,在自然科学与人丈领域成果斐然。待到清华大学公费留美开始后,又培养了钱学森、杨振宁等一批科学家,其中相当多的人,在朝鲜战争前后回到新中国效力。
(1)材料一表格中作者把鸦片战争到甲午战争时期称为留学的拓荒阶段,试推测他的依据。
(2)根据材料一表格,指出民国初年留学方向有什么新动向?出现这种新动向的原因以及对中国历史发展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3)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留日生、留美生的不同之处。近代留学运动给我们什么启示?
3、判断题 观察下图,指出造成这一现象的思想根源是

A.高指标、瞎指挥和浮夸风
B.片面追求经济发展的高速度
C.“左”倾错误的严重泛滥
D.忽视客观经济发展规律
4、判断题 下图是某个历史时期欧洲部分地区地图,下列历史事件发生于这一时期的是

A.德意志帝国成立
B.巴黎和会召开
C.欧共体成立
D.苏联解体
5、判断题 20世纪90年代,中共中央为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而作出的重大部署是(?)
A.开展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B.提出“三个面向”的教育方针
C.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
D.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