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学者虞和平在其著作《中国现代化历程》中写道:“它是社会主义经济在改革的经济转型期中出现的一种特殊现象,也可以说是改革所采取的一种权宜之计,它的积极的一面也不能掩饰它的消极作用。而且,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其消极影响也会越来越明显的暴露出来。”解决作者所说的“它”这种现象的根本途径是
A.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
B.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基础
C.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允许多种所有制经济成分并存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实际上是一道反向选择题。材料中“它是社会主义经济在改革的经济转型期中出现的一种特殊现象,也可以说是改革所采取的一种权宜之计,它的积极的一面也不能掩饰它的消极作用。而且,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其消极影响也会越来越明显的暴露出来。”反映了它的问题有只是经济转型的产物、局限性无法避免、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得特殊现象。由此可以判断出其实际上是要求进行社会主义经济改革,其他的说法都包含于C。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农村经历了从“干部敲破钟,社员不出工”到“不用敲钟,不用派工,农民赛着往前冲”的巨大变化。这一变化主要来源于?
[? ]
A.兴办农业合作社有利于农民发家致富
B.人民公社体制适应了生产力发展要求
C.“大跃进”激发了农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
D.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下图为1962年中共召开的七千人大会上,朱德、周恩来、陈云、刘少奇、毛泽东、邓小平在一起交谈的情景。他们谈论的中心话题应该是

[? ]
A.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
B.初步总结“大跃进”的经验教训
C.开始纠正农村工作中的左倾错误
D.为彭德怀等错误批判的同志平反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1979年春,广东省委书记提出:“我请求中央允许在毗邻港澳边界的深圳、珠海与重要的侨乡汕头市各划出一块地方,搞贸易合作区。”这个建议的背景是( )。
A.农村经济改革刚刚拉开序幕
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正在启动
C.对外开放的格局初步形成
D.中央开始推进企业自主管理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依据“1979年春”、“在毗邻港澳边界的深圳、珠海与重要的侨乡汕头市”、“搞贸易合作区”等信息可知,材料反映了改革开放之初对经济特区的设想,故选A项。B、C、D三项都不是背景,排除。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下列曲线图反映了我国1953年—1958年、1959年—1964年、1970年—1975年、1979年—1984年四个时期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率的变化。其中与1979年—1984年相对应的是
[? ]
A.
B.
C.
D.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