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电视剧《亮剑》成功塑造了八路军独立团团长李云龙和国民党晋绥军某部团长楚云飞共同抗日的情景,你认为出现该情景的原因是
?
①国共两党的阶级立场相同?②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③国共两党坚持的抗战路线基本一致?④中日民族矛盾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抗日战争时期国共两党团结抗战的根本原因是日本发动了对中国的全面侵华战争,中日民族矛盾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对推动国共两党的抗战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所以②④两项说法正确符合史实和题意要求,但抗战期间国共两党的阶级立场不同,国共两党坚持的抗战路线也不相同,所以①③两项说法不符合史实,答案选C。
考点: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事件——抗日战争
点评:创设新情境,挖掘新史料多角度的考查抗日战争是近年来高考关注时政热点的重要表现之一,因为抗日战争是国共双方都高度认可的内容,也是国共双方团结合作的重要表现,所以随着近年来国共两党的高层互访和台海关系的缓和及发展,高考对抗日战争的关注不会放松。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继承“二程”的思想并成为集大成者的是
A.陆九渊
B.王守仁
C.李贽
D.朱熹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二程”是理学的开创者,南宋朱熹继承了“二程”思想并成为集大成者,是孔孟之后中国最重要的儒学思想家。朱熹认为“理”是世界的本原,“理”体现在社会上是儒家的伦理道德,体现在人身上就是人性;把握理的方法就是“格物致知”;当天理和人欲相对立时要“存天理,灭人欲”,D为正确选项。陆九渊、王守仁是心学的代表,排除A、B。李贽是明代后期的异端思想家,反对孔孟学说,反对纲常礼教,D错误。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朱熹的思想。
本题难度:困难
3、选择题 2009年6月4日英国反对党领袖卡梅伦说:“为了这个国家,布朗(英国首相)必须行使他所剩的最后一项权力……”这里所说的英国首相“所剩的最后一项权力”是指
A.超越女王成为国家的象征
B.重新提名进行组阁
C.扩大议会的权力
D.解散议会,重新选举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材料反映了议会通过政府的不信任时,首相必须辞职或者解散议会重新选举。所以选D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诗经》是一部现实主义文学作品,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其中“雨我公田,遂及我私”反映的是
A.精耕细作技术成熟
B.井田制趋于瓦解
C.小农经济发展完善
D.土地兼并严重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至春秋中叶的诗歌。题目中的诗句体现的是从公田到四天的转变,而B项中的井田制是西周时期的一种国有的土地制度,故选B。
本题难度:困难
5、选择题 我们经常会吟诵“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里依次引用
A.楚辞、汉赋、唐诗
B.楚辞、唐诗、宋词
C.宋词、唐诗、楚辞
D.唐诗、宋词、元曲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知识的迁移能力。“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是宋词,此词出自晏殊(蝶恋花)。“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是唐诗行路难李白的作品。“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是楚辞,是屈原的名句。所以选C。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