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13分)二战后,国际关系经历了由冷战对峙向多极化发展的历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问题一:北风与太阳
乔治·凯南说:“……大家都会想起《伊索寓言》里太阳和北风比赛谁能使旅行者脱掉大衣的故事。这个旅行者就像是苏联势力。大衣就是它在东欧和其它用以掩盖它腹脏的极权和势力地区。使得那个顽固的旅行者最后脱去大衣的,不是北风的直接胁迫,而是太阳的间接的温和办法。”
材料二?问题二 撼动与挑战
有学者指出:“二战后以美苏为两极的世界格局的形成和持续,代表着战后力量均势的出现和保持。在这种力量均势被打破之前,两极格局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但是它又因国际力量对比的不断变化而受到撼动,并且受到逐步壮大起来的其它力量中心的挑战。”
材料三?问题三 联合与曲折
几个世纪以来,“欧洲合众国”一直是欧洲人魂牵梦绕的向往,……2009年11月19日首位“欧盟总统”和“欧盟外长”的诞生,欧洲一体化发展到一个新高度,实现了欧洲历史乃至人类政治文明的一个飞跃。
(1)材料一中“北风的直接胁迫”的含义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写出美国采取的“太阳的间接的温和办法”。(4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两极格局在相对稳定之下受到“撼动”和“挑战”的具体因素。(3分)
(3)有人说“欧盟总统和欧盟外长的诞生只不过是欧洲政治家所进行的一场政治游戏”。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的观点并说明理由。(6分)
参考答案:
(1)战争。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北大西洋公约组织。(4分)
(2)欧洲的联合、日本的崛起、中国实力的增强、不结盟运动的兴起和美苏自身实力的削弱等。(3分) (答对其中三点即给分)
(3)观点一:同意。在欧洲一体化的过程中欧盟各国的分歧和矛盾仍然存在,“欧洲合众国”的形成仍然任重道远。(3分)
观点二:不同意。欧洲一体化的趋势不可逆转,“欧盟总统”和“欧盟外长”虽然还不能起到支配整个欧盟的作用,但是他们的产生无疑加速了欧洲一体化的进程。(3分)
观点三:辩证看待。理由综合观点一、二。(6分)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1)美国认为苏联是对自己“北风的直接胁迫”,因此在政治、经济和军事上采取了一系列的对抗措施;(2)两极格局之下一系列的“撼动”和“挑战”具体表现为欧洲的联合、日本的崛起、中国实力的增强、不结盟运动的兴起和美苏自身实力的削弱等,这些因素共同促进世界多极化的趋势的形成和加强;(3)欧洲一体化的趋势有发展也有缺陷,我们应该辩证而全面你地看待这一现象。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恩格斯说:“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下列各项能佐证这一观点的是
[? ]
A.风能发电
B.化学工业兴起和发展
C.太阳能开发利用
D.潮汐能的开发利用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下列事件是由联合国做出决定的是
A东西德分裂形成? B印、巴分治出现
C南北朝鲜分裂形成? D以色列建国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此题考查学生的再认再现历史知识的能力。东西德分裂形成、南北朝鲜分裂形成是雅尔塔体系造成的,印、巴分治出现是英国殖民主义造成的。以色列建国是联合国作出的决定,故答案为D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新中国建立后人口自然增长率一度居高不下,其原因是
[? ]
A.大跃进推动了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
B.马寅初的“新人口论”得到广泛认可
C.和平与经济发展使生存环境日益改善
D.土地改革彻底改变了小农生产方式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1941年6月22日上午9时,丘吉尔发表广播讲话说:“……俄国人民的危难,就是我们的危难,也是美国的危难,正如俄国人为保卫家乡而战的事业,是世界各地的自由人民和自由民族的事业一样。让我们吸取通过残酷的经验得来的教训吧。让我们加倍努力,只要一息尚存,力量还在,就齐心协力打击敌人吧!”这段讲话说明(? )
A.战争使丘吉尔消除了对共产主义的仇视
B.当时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已经成立,美国、苏联和英国是重要的盟友
C.为了消灭人类共同的敌人,丘吉尔呼吁“齐心协力”
D.国家制定外交政策的根本出发点是国际形势的变化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丘吉尔的讲话表明了他对苏联的同情和对法西斯势力的愤恨。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