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下图人物的成就是

A.发明活字印刷术
B.著有《梦溪笔谈》
C.自创天文观测仪器
D.主持编定《授时历》
2、综合题 (1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汉高祖初得天下,即下令招贤。直到汉武帝,这一趋势达到正式的法制化,全国优秀青年,受国家大学教育,凭其成绩,补郎补吏,加入政府。不到一百年,西汉政府早已完全是一个士人政府了。……这样由教育与行政服务之实地观察,与选举与考试四项手续,而始获正式进入政府。
材料二 魏、晋时代的九品中正制,乃因当时地方骚乱,交通阻梗,中央政府行使职权能力有限,全国选举难于推行,乃由中央指定各地域服务中央政府官吏中之性行中正者,采访同乡舆论,开列各地区人才,造成表册,送政府作为录用之根据。
——材料一、二摘自钱穆《中国传统政治》
材料三 (隋朝)明确规定九品以上地方官一律由尚书省所属吏部任免,每年由吏部进行考核。与此同时,选举权也集中到中央。代之以科举制。科举制的特点是通过考试选拔人才,首先设立秀才、明经等科,一律按才学标准录取……隋炀帝时增设进士科,放宽录取标准。
——摘鳊自樊树志《国史概要》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西汉政府育官与选官制度(标准、方法)”。(4分)根据材料一、二,指出西汉与魏晋时代选官制度的相同点。(4分)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隋朝官吏制度的特点。(4分)概括上述材料反映的秦至隋朝时期的中央集权制发展趋势。(2分)
3、选择题 1949年11月,周恩来指出“外交工作有两方面:一面是联合,一面是斗争。”新中国成立初,我国外交工作的“联合”主要表现在?
①推行“一边倒” ②不结盟 ③推行与亚非拉国家友好合作政策 ④重视区域合作的政策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④
D.①③
4、选择题 读下表,据此不能得出的认识是
时期
| 秦汉
| 魏晋南北朝
| 隋唐
| 宋金
| 元
| 明
| 清
|
高层政区
|
| 州
|
| 路
| 行省
| 布政使司
| 省
|
统县政区
| 郡
| 州
| 州
| 路、府、州
| 府、直隶州/州
| 府、直隶州
| 统县政区
|
县级政区
| 县
| 县
| 县
| 县
| 县
| 县
| 州、县
|
A.政区层级的调整促进了地方自主性
B.州的地位呈现出由高到低的演进趋势
C.县是中国历史上最稳定的一级政区
D.二级制和三级制是古代政区层级的主体
5、选择题 《世界文明史》中有这样一段对罗马帝国的表述 :“……后来,立法机关所通过的法律,法官们所制定法律,皇帝所颁布的法律如此之多,以至于最有学问的法律家也常常被难住了。”出现这种状况是因为
A.统治范围不断扩大,罗马法不断充实
B.维系帝国统治的万民法的颁布
C.为缓和贵族和平民的矛盾而不断完善法律
D.罗马帝国建立
E.开始以法治国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