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1906年,美国律师安德鲁在上海会审公廨旁听了一整天的诉讼,随后在《纽约时报》上发表了专题文章,写道:
世界上许多国家,尤其是在文明世界里,都对其人民行使司法管辖权,也对居住在本国的外国的外国公民行使司法权。
文明国家在于清国签署条约时,表达了要保留对驻上海和清国其他城市的本国公民行使司法权的愿望。换言之,美、英、法、德、意等国的公民不得在清国法庭被起诉,二必须在这些国家设在上海的法院提起诉讼。
几乎所有西方大国都向驻上海的领事馆派出了司法官处理司法事务,英国不久前还建立了拥有一名资深律师的终审法院。英国人在宣判时,特地被允许悬挂英国国旗。美国国会最终也同意在清国建立一个与清国分庭抗礼、拥有更多尊严和权力的法院。
关于建立新法院的初衷,一位先生告诉我:“清国人对事物的判断常常受到其民族文化传统的影响,也受到个性品格的局限。他们断案,不管是肯定或否定,通常都根据审案法官的感觉而定,并不重视证据与严密的逻辑推理。英国政府察觉了这个情况,这成为英国力求在清国乃至全亚洲扩张自己影响的重要原因。”
——摘自《1906年的上海:会审公廨——一个美国律师的观察》
阅读以上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为什么西方国家的公民“不得在清国法庭被起诉”?西方国家在什么情况下获得了这样的特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当时的中西法律体系存在着那些差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如何理解这位美国律师的观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西方国家获得了领事裁判权;它们通过鸦片战争逼迫清政府签订了《南京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获得了这一特权。
(2)中国:以礼人法,礼刑结合;不重事实,不重证据;没有律师和陪审制度。西方:有律师制度;有法院、陪审团;重证据。
(3)“略”(开放题,可自由发挥,言之有理即可)。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2、判断题 罗马法规定:当事人若不向法庭提起诉讼,法庭即不予受理;一个人除非被判有罪,否则即是无罪之人;一个被控有罪的人,可在宣判前为自己辩护;法官审判应重证据等。这些规定后来成为现代法治的重要原则。下列各项中,符合上述规定的是
[? ]
A.法庭立案与否皆取决于案情
B.被告在法庭审理过程中无罪
C.被告必须为自己的行为辩护
D.证据是法官判案的唯一依据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罗马法在世界法律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因为它
[? ]
A.是近现代西方法律的先驱
B.维护和巩固了罗马帝国的统治
C.揭露和批判了私有制的罪恶
D.给予自由民和奴隶以公民权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马克思说:“(罗马帝国)到处都由罗马法官根据罗马法进行判决,从而使地方上的社会秩序都被宣布无效……”下列对这段话的准确理解是
[? ]
A.法官是罗马帝国的最高统治者
B.法官滥用权力,造成社会秩序混乱
C.罗马法官建立了罗马帝国
D.罗马法稳固了帝国的政治和经济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古罗马《民法大全》中规定:“没有东西比皇帝陛下更高贵和更神圣。皇帝的敕令具有法律的效力。”这说明
A.罗马法在实际生活中形同虚设
B.皇帝的敕令是法律的组成部分
C.除皇帝外,所有人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D.所谓法律,就是皇帝颁布的敕令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A不对,罗马法有利于维护统治秩序;C不对,如奴隶处于无权地位;D不对,材料无从体现;“皇帝的敕令具有法律的效力。”说明B正确。
考点:罗马法
点评:法律是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形成和发展是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产物。罗马法是伴随着罗马国家的起源而起源、形成而形成、繁荣而发展的。实质: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是维护奴隶主阶级利益的工具。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