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杜鲁门总统声称:“无论在何地爆发革命、发生动乱,都与美国的安全有关,美国政府都应进行干预”。这表明( ? )
A.美苏“冷战”正式开始
B.两极格局正式形成
C.美苏争霸正式开始
D.世界大战即将爆发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下图反映民主德国政府于1961年开始修建柏林墙,用以阻隔东、西柏林之间的往来。民主德国政府称此墙为“反法西斯防卫墙”,其“反法西斯”的含义应指

[? ]
A.阻止欧洲一体化进程?
B.抵制西方势力的渗透
C.防止法西斯势力进攻?
D.反对美苏“冷战”对峙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朝鲜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规模最大的局部战争之一。这场战争由于以美国为首的10多个国家的军事干预而演变成一场侵略与反侵略的国际战争。美国、中国以及苏联不同程度地卷入这场战争……美国打着“联合国”的名义,其目标是遏制苏联的共产主义扩张。为了支援朝鲜人民的反侵略斗争,保卫祖国的安全,中国政府和人民派出志愿军进入朝鲜,同朝鲜人民军并肩作战,最终赢得了朝鲜战争的伟大胜利。
——摘自《朝鲜战争》
材料二:……在此次伊拉克问题上,美与俄、法、德、中、印等大国的主张大相径庭,导致联合国、北约和欧盟内部出现裂痕……俄、法、德等世界主要国家和国际组织与美矛盾和斗争的焦点已经由是否对伊动武这一具体问题上升到一个新的层面。即是维护现行的国际政治体系、基本准则,还是接受美国强权政治、单边主义。
——摘自《伊拉克战争》
请同答:
(1)依据材料一指出朝鲜战争的性质,并概括分析这场战争爆发的背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朝鲜战争与伊拉克战争反映了西欧主要国家和美国的关系发生了什么变化?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其变化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性质:是一场侵略与反侵略的国际战争。
背景:美国和苏联从战时的盟友变成了“冷战”的对手,世界格局形成了针锋相对的两大阵营;美国倚仗强大的经济和军事实力,企图称霸世界;西欧各国因遭受战争创伤,国力衰退,只得依附于美图与苏联对抗;朝鲜内战的爆发。
(2)变化:由依附美国与苏联对抗,到不接受美国强权政治、单边主义。
原因:美国经济发展速度放缓、政治影响力衰减;西欧主要国家经济高速发展,成为世界上的经济发达地区;美国发动的伊拉克战争严重损害了西欧主要国家的利益。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4、判断题 有学者认为:“世界性的意识形态斗争不再存在,代之而起的将是经济流通、无止境地解决技术问题、环境问题,以及品味微妙的消费者需求之满足。”这一表述与认识最可能出现于?
[? ]
A.联合国成立后?
B.两极格局确立后?
C.世界贸易组织成立后?
D.两极格局解体后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古巴领导人卡斯特罗曾对某事件发表评论时说:“美国人想消灭我们的身体,但赫鲁晓夫的退让却毁灭了我们的精神。”他所评论的是
A.苏联成立“华约”组织
B.苏联在核力量对比中处下锋
C.苏联在古巴建立导弹基地
D.苏联从古巴撤走战略导弹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从材料“美国人想消灭我们的身体”、“ 赫鲁晓夫的退让”等信息可以看出这是赫鲁晓夫1962年在古巴导弹危机后从古巴撤走了自己建立的中程导弹。故选D。A项是在1955年成立;B项与材料无关;C项是明显在材料表明的时间之前。
点评:因为苏联在古巴建立导弹基地,遭到了美国的反对,引起了严重的海上对峙,核战争一触即发。最终赫鲁晓夫的退让了一步,撤出在古巴的导弹,平息了该事件。古巴导弹危机是冷战时期最接近核战争的一次战略冒险。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