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孔子认为作为社会性的人要“仁者爱人”要“克己复礼”,因而其本质思想被历代统治者所重视。它是:
A.追求天下为公
B.崇尚秩序
C.主张仁政
D.天人感应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对教材知识的运用能力。由已学知识分析可知:“仁者爱人”体现了孔子提倡广泛地理解和体贴他人,调整人际关系,稳定社会秩序;“克己复礼”是说做人要克制自己,使自己的行为符合等级名分制度,综合分析可知题干材料主要都强调“秩序”,故B符合题意。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12分)
材料一:1951年9月4日,美国在排除我国参加的情况下召开旧金山对日和会,片面通过对日和约,周恩来总理兼外长9月18日发表声明,指出对日和约是“非法的”“无效的”9月8日,美日签订安全条约,结成军事同盟。1952年4月28日,日本政府同台湾当局签订和约。5月5日,周恩来外长发表声明,坚决反对日蒋和约。
———引自李琛《新中国建国初期的外交局面的开拓及作用》
材料二:

图一?图二
材料三:2001年4月3日,日本文部科学省宣布通过右翼炮制的历史教科书,中方提出强烈抗议,要求日本政府纠正错误。2003年1月4日,日本媒体披露日本政府从所谓“民间所有者”手中租借钓鱼岛,中方向日本政府提出严正交涉。2004年12月22日,日本政府为李登辉赴日活动发放签证。中方提出严正交涉和强烈抗议。2006年3月6日至7日,中日第四轮东海磋商在北京举行。2006年8月15日,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无视国际社会、亚洲邻国和日本人民的关切和反对,公然参拜靖国神社。中方提出严正交涉。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成立初期中日关系的主要特点(1分)并分析形成这一特点的主要原因(3分)
(2)根据材料二的图一的会面直接导致了什么结果?反映了我国外交政策的什么特点?(2分)图二的会面对中日两国关系产生什么影响?(1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前中日两国关系发展过程中的主要特点?(2分)并分析概括形成这一特点的主要原因。(3分)
参考答案:(1)特点:双方敌对,日本追随美国敌视中国(1分)
原因:美国对日本的支持;中日两国历史上的恩怨;日本追随美国干涉中国内政,支持台湾国民党当局(3分)
(2)结果:中苏两国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1分)
反映了我国外交政策 “一边倒”的特点。 (1分)
影响:直接推动了中日关系的改善(1分)
(3)特点:中日关系在曲折中发展(2分)
主要原因:日本不能正视侵略历史,伤害中国与亚洲其他国家人民的感情;侵犯中国的主权,干涉中国内政;日本破坏中日之间的条约和承诺;两国地缘政治的影响;两国在国家利益方面的分歧(3分,学生答题时,可以不拘泥于答案,只要言之有理写三点即可)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中国的外交,(1)材料一叙述的是建国初期的外交,“美日签订安全条约,结成军事同盟。”表明日本对华是敌对政策,原因从当时的国际环境来分析即可。(2)材料二中的图一展示的是中苏之间的关系,当时中国实施的是一边倒政策,在1950年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影响了中日关系。(3)材料三展现的是中日关系的曲折,原因的分析从国际环境和日本自身因素来分析,言之合理即可。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史载,道光时(1820—1850年)“湖丝出洋,其始运至广东,其继运至上海”。它反映的是
A.因“海禁”政策,湖丝只能从广东、上海出口
B.道光年间,湖丝先从广东后自上海出口
C.鸦片战争后,湖丝方出口海外
D.道光年间,湖丝仅在上海出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材料描述的道光时期的海外贸易,从广州到上海然后再出口,所以符合题意的是B项,CDA不符合题意。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如果生活在唐太宗时期,我们可以看到的场景有
①囹圄常空,马牛遍野,外户不闭,粮价低廉
②来自吐蕃的贵族子弟在长安学习汉族文化
③很多外国人在中国居住、学习、做官
④士人信奉“物皆有理”,“格物致知”
A. ①②③? B. ①②④?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此题主要考查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知识的延伸能力。唐太宗时期勤政爱民,轻徭薄赋,政治清明,民族政策开明,对外开放,所以①②③中的现象都是可能看到的。只有④中士人信奉“物皆有理”,“格物致知”的理学思想是在宋明时期,在唐太宗时期是不可能的。故答案选择A。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当希腊人正在探讨物质世界的性质、印度思想家正在思考灵魂和神的关系时,中国的圣人正试图去发现人类社会和贤明政治的根本原则。”古代希腊和古代中国的哲学思想中相似的是
A.思想一统,法律至上
B.道法自然,无为而治
C.以人为本,关注社会
D.民主权利,源远流长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古希腊和古代中国的相似点是以人为本,关注社会是一致的;B项是道家思想;A和D项是古希腊的思想。所以答案选C。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