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以中国文法英国字音拼合而成,为上海特别之英语”是19世纪60年代上海等地在买办、商人中逐渐形成“洋泾浜”英语。下列关于这一现象的历史认识正确的是

[? ]
A.读音虽不准但能促进当时中西文化的交流?
B.它伴随资本主义经济入侵而出现?
C.虽丰富了汉语词汇但不利于英语规范学习?
D.它正是中国留学生引入的舶来品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辛亥革命后,中国的社交礼仪,逐渐采用西方的握手、鞠躬以取代跪拜礼。称呼上采用“先生”“同志”代替“老爷”“大人”等称谓。这项变革是希望在人际关系中树立一种?
[? ]
A、法治的观念?
B、平等的观念?
C、博爱的观念?
D、互助的观念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近年来中国人的流行语言发生了很大变化,出现了如手机、互联网、数码等新词汇,根本原因是( )
A.高科技产品的问世
B.大量新事物涌现
C.改革开放给经济带来巨大的变化
D.人们都追求时尚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本题是通过文化现象来考查大众传媒的发展。ABCD项都这些新词汇出现的原因,但题干要求选择的是根本原因,根本原因应是从经济角度分析归纳,故C项是根本原因。
考点:大众传媒发展的原因
点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的发展能够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但经济的发展是科技发展的根本动力。
本题难度:困难
4、判断题 国际关系有时会影响国家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包括服饰的流行。“布拉吉”本是前苏联地区妇女们春夏季的日常服装,有段时期曾在我国广为流行。这个时期最有可能是?
[? ]
A.20世纪20年代初,因为十月革命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 ?
B.20世纪40年代初,因为苏联援助中国的抗日战争 ?
C.20世纪50年代,因为中国全面采用苏联建设社会主义 91ExAm.org的模式 ?
D.20世纪90年代,因为冷战结束后中俄友好关系加强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1912年3月2日,南京临时政府以临时大总统孙中山的名义公布了《令内务部通知革除前清官厅称呼文》。文中指出:“查前清官厅视官之高下,有大人、老爷等名称,受之者,增惭;施之者,失体,义无取焉……嗣后各官厅人员,相称咸以官职。民间普通称呼则曰先生、曰君,不得再沿前清官厅恶称。”这项变革是希望在人际关系中树立一种
A.自由的观念
B.平等的观念
C.博爱的观念
D.互助的观念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理解史料的能力。辛亥革命后成立了中华民国,颁布一系列法令和政策,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人际关系中树立了一种平等的观念。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