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这一感叹反映的孔子的思想主张是(?)
A.克己复礼
B.仁者爱人
C.为政以德
D.有教无类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原文出自《论语·八佾篇》。佾是奏乐舞蹈的行列,也是表示社会地位的乐舞等级、规格。一佾指一列八人,八佾八列六十四人。按周礼规定,只有天子才能用八佾,诸侯用六佾,卿大夫用四佾,士用二佾。季氏是正卿,只能用四佾,他却用八佾。孔子对于这种破坏周礼等级的僭越行为极为不满,因此,在议论季氏时说:“在他的家庙的庭院里用八佾奏乐舞蹈,对这样的事情也能够容忍,还有什么事情不能够容忍呢!”因此A符合。BCD三项虽是孔子的主张,但与材料本身意思不符。
点评:孔子:
(1)历史地位: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在春秋晚期创立儒家学派,被后世尊称为“万世师表”,被后人尊称为“ 至圣”。
(2)思想主张:
①核心思想:“ 仁 ”。仁就是爱人,要做到待人宽容,“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②在政治上:
A. 强调统治者要 以德治民 ,爱惜民力,取信于民,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
B. 希望恢复西周的礼乐制度,主张“ 克己复礼”。(思想的保守一面,站在保守奴隶主的立场)
C.主张一定程度的改良和革新。
(3)教育方面:
①首创私人讲学,主张“ 有教无类 ”,打破了贵族垄断文化教育的局面。
②整理“六经”即:《诗》《书》《礼》《易》《乐》和《春秋》。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香港、澳门的回归是“一国两制”伟大构想成功实践,“一国两制”中的“两制”是
A.两种社会制度
B.两种经济制度
C.两种法制制度
D.两种军事制度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1956—1966年,我国经济建设呈现的趋势是?(?)
A.经济基本处于停滞状态
B.开局和中期较好,后期有问题
C.开局较好,中期有问题 ,后期纠正
D.开局有问题,中后期逐渐纠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十年建设中八大制定的正确方针开始的一贯彻,从1958年中共提出社会主义建设的总路线出现左倾错误,到1962年七千人会议开始纠正,并且十年建设取得重大成就。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20世纪80年代,东南亚地区经济发展的异军突起,充分说明了?(?)
A.政府经济政策的重要性
B.科技兴国的必要性
C.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D.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重要性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到20世纪80年代东南亚地区的泰国、马来西亚以及新加坡等国的经济都有了较大的发展。这些国家经济的发展主要是各国制定了吸引外资、技术,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适时调整经济发展战略,发展对外贸易政策的结果。由此可以看出,东南亚国家经济发展的各种因素中,政府的政策起着关键性的作用。答案为A。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1914年2月,农工商部向各省发出长篇通告,提出欧战正是“工商业发达之转机”,公布《维持工厂办法大纲七条》,规定糖类、棉毛织物等数十种制造厂家,均在维持之列。该材料说明
A.一战期间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迅速
B.糖类、棉毛织物等行业发展迅速
C.民国政府鼓励发展实业
D.民国建立提高了民族资产阶级的政治地位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题干显示的不是“发展迅速”的结果,故A项错误,而是政府发文对发展实业的支持;B项“发展迅速”说法有误,D项与材料无关。故选C。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