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下列有关孔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孔子整理的“六经”和其著作《论语》成为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
B、儒家思想经历代损益逐渐渗透到社会秩序和个人行为规范之中
C、孔子创办的教育奠定了中国古代教育的传统
D、孔子的思想及其学说对亚洲乃至整个世界都产生了影响
2、判断题 《论语·里仁》中提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关于这一思想的评述,不正确(不符合当时社会状况)的一项是
?[? ]
A.其轻利倾向不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
B.符合君主专制的政治需要
C.有利于培养高尚的节操
D.反映了儒家的道德观念
3、选择题 下列观点属于孟子提出的是
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B.“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
C.“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
D.“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4、判断题 古代东西方先哲孔子、柏拉图都生活在社会大变革的时代,都希望提出一套救世良方,何为良政?如何实现良政?这是他们孜孜以求其答案的命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 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定公问:“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对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论语》
材料二 除非哲学家做了我们的国王,或者,我们称为国王或统治者的那些人能够用严肃认真的态度研究哲学,使得哲学和政治这两件事情结合起来……否则我们的国家就永远不会安宁,全人类也不会免于灾难。……国家的正义在于三种人(注:护国者、卫国者、生产者)各做各的事情。……如果所有的人都服从法律,国家就会昌盛。?
——柏拉图《理想国》
(1)依据材料一、二,分别指出孔子和柏拉图心目中理想的统治者应具备的最主要的素质是什么?
??
(2)依据材料一、二,分别指出孔子和柏拉图分别追求怎样的理想国家?其实现手段有何不同?综合上述材料,概括孔子与柏拉图的治国理念最大的不同是什么?
?
5、选择题 孟子发挥了孔子的民本思想,主要表现在他提出了
A.系统的“仁政”思想
B.“民贵君轻”的思想
C.“人性本善”的思想
D.轻徭薄赋的思想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