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执政初期都曾强调加强党的集体领导,但执政后期又都出现了较严重的个人专权,根源在于?
[? ]
A.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没有触动
B.两人政治声望和威信不断提高
C.没有对斯大林的功过作出实事求是的分析
D.两人都有较强的权力欲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20世纪50年代起,苏联领导人针对斯大林模式的诸多弊端先后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改革。下列符合勃列日涅夫改革的是(?)
①改革的重点在工业方面②改革的重点在农业方面③个人独断专行,未对斯大林功过作出实事求是的分析④改革中注意运用价值规律,扩大企业的自主权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旨在正确区分勃列日涅夫改革和赫鲁晓夫改革。②③是赫鲁晓夫改革的内容与失败的原因,故应排除。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顶上阴谋家的帽子刚脱,头上便戴上了改革家的桂冠;策略家的徽章未送进门庭,蛮干家的门牌就已挂出”。这是对苏联一位政治家的评价,这位政治家的“蛮干”主要表现在
[? ]
A.实行余粮收集制
B.开展种植玉米运动
C.实现农业全盘集体化
D.废弃部门管理体制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戈尔巴乔夫首先进行的改革是:(?)
A.思想领域
B.经济体制
C.政治体制
D.军事体制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难度较低,戈尔巴乔夫首先进行经济体制的改革,在改革没有取得预期效果的情形下将改革方向转向政治领域,最终由于改革的失败造成苏联的解体,答案选B,A C D三项与上述史实不符。
点评: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经历了几个主要阶段:即斯大林模式阶段、赫鲁晓夫和勃烈日涅夫改革阶段及戈尔巴乔夫改革阶段。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也带来了苏联解体的巨大遗憾。关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成与败一直以来成为史学家争论的焦点,也成为高考无法回避的难点。建议在平时的学习中应多收集此方面的材料深入思考,完成小论文的习作。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列宁在十月革命后提出过一个著名的公式:苏维埃政权+普鲁士的铁路管理秩序+美国的技术和托拉斯组织+美国的国民教育……=社会主义。这表明
A.列宁意识到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错误
B.列宁突破了马克思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传统理论
C.列宁已经认识到了计划和市场的本质
D.列宁主张借鉴资本主义国家建设社会主义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列宁对社会主义的探索过程的理解能力。从列宁提出的公式可以看出,他主张利用德国的管理秩序、美国的经济发展技术和形式、美国的教育,但是苏维埃政权不变,最后是社会主义,因此,说明列宁主张的是走社会主义道路,不过借鉴了有益的东西。故选D。A项说法具有片面性;BC项说法错误,材料并未交代说明。
考点: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新经济政策。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