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中历史知识点大全《古代中国的经济》在线测试(2019年最新版)(八)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清明上河图》反映的是北宋都城汴梁汴河两岸的繁荣景象,商铺林立,商业繁荣。A项反映的是汉代的“市”;BC分别反映的是草市和夜市,与材料不符,故选D项。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明代《织工对》记载:“余僦居钱塘之相安里,有饶于财者,率聚工以织。……进而问之,……工对曰:‘吾业虽贱,日佣为钱二百缗,吾衣食于主人,而以日之所人,养吾父母妻子,虽食无甘美,而亦不甚饥寒。’”材料主要说明 |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史料的能力。由“有饶于财者,率聚工以织”体现了“机户出资、机工出力;“日佣为钱二百缗”反映了计日受值的雇佣劳动关系,A符合题意。B性质与题干不符;C说法在时间上不合题意,自然经济是在鸦片战争后开始解体。D表述不合史实,封建统治者历朝无不实行重农抑商政策,明清强化。故选A。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资本主义萌芽与“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资本主义萌芽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两广总督李侍尧在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的奏折中说:“外洋各国夷船到粤,贩运出口货物,均以丝货为重,……统计所买丝货,一岁之中,价值七八十万两(白银),或百余万两。……其货物均系江浙等省商民贩运来粤,转售外夷,载运回国。”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广州是当时官方指定的对外贸易港口 ②丝绸开始成为中国主要的出口货物
③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非常兴盛 ④外商贸易瓦解了中国朝贡贸易体系
A.①③
B.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明清时期商业的发展。解答此题可以用排除法,依据所学,早在汉代的时候,丝绸就是中国外贸的主要商品,清代的时候,朝贡贸易体系依然存在,故含有②、④项的应排除,即排除B、C、D三项;①③符合题意,所以应选A。
考点:中国古代农业文明的发展历程·商业的发展·明清时期商业的发展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有学者认为:农业定居阶段的氏族社会,城兴,有城无市。家族社会里,城中有市,市被垣(矮墙)围。地主经济形态下,市破垣而出,散布全城,城区即市区。下列描述符合“城区即市区”的是
A.“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
B.“今朝半醉归草市,指点青帘上酒楼。”
C.“草市迎江货,津桥税海商。”
D.“新封丘门大街两边民户铺席外,……至门约十里余,各有茶坊、酒店、勾肆、饮食。”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理解信息和根据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题干可知,“城区即市区”说明市和坊已经不分,融合在一起了,并成为商业中心;据所学可知,市和坊合二为一是在唐朝以后,特别在宋代比较突出,并不在受到官府的直接管辖,A项要受到官府的管辖,B项是指的宋朝,但是不是城市里的商业,而是乡村;C项主要也是乡村商业。故本题选D。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商业的发展·宋代商业的发展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从整体上说,中国大部分时间是重农不抑商,农业固然受到重视,但商业也并没有受到抑制,私人工商业一直有充分发展的空间。”能为这一观点提供佐证的是( )
①商鞅变法“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
②汉高祖“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
③宋太宗“贩夫贩妇细碎交易,并不得收其算”
④明清“商贾捐资,建设会馆,便往还而通贸易”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的记忆和理解的能力及对材料的解读能力。②汉高祖“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表述错误,因为汉朝禁止商人衣丝乘车;依据题干材料“但商业也并没有受到抑制,私人工商业一直有充分发展的空间”的信息说明古代鼓励商业发展的措施,①②均属于重农抑商政策,③④属于促进商业发展举措,故本题选择 D 项。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资本主义萌芽与“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重农抑商
本题难度:简单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历史高频考点《古代中国的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