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政府干预与市场调节之间寻找经济发展的平衡点。下列国家中,政府对经济的干预远远大于市场调节,形成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的是
[? ]
A.美国?
B.英国?
C.联邦德国?
D.日本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根据罗斯福总统的建议,国会授权政府设立工程振兴局,并拨款用于重新造林,修建住宅和兴办教育等,到1943年该局共花费了110亿美元用于种类繁多的兴建项目。这表明罗斯福 希望
A.借助多渠道提供就业机会
B.采取金融手段以解决危机
C.通过制定法规来复兴经济
D.设立新的机构以控制市场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兴建项目”是本题的题眼。“兴建项目”就是借助多渠道提供就业机会,所以选A。另外, B.采取金融手段以解决危机是指银行、金融领域。而题意很明显是考查罗斯福新政的“以工代赈”这一重要的政策。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1932年,罗斯福在马萨诸塞州的一次群众集会上发表演说:“当一个国家的贫困和失业人数超过了国家所能承受的范围和程度,那政策的调整只能成为政府唯一的选择,而且是越快越好。”对该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
[? ]
A.当时美国的经济危机非常严重
B.罗斯福准备实行国有化来应对危机
C.罗斯福关注民生
D.罗斯福准备改变经济政策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一个舰队决定它速度的不是那艘航行最快的船只,而是那艘最慢的船只。如果我们改善了困难群体的生活状况,也就改善了整个社会的生活状况。”下列与改善困难群众生活、关注社会福利有关的事件是 ①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②罗斯福新政 ③二战后西欧各国的社会改革 ④人民公社化运动
A.①②③
B.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考生材料解读与运用的能力,对能力要求较高。联系已学史实可知苏联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中国的人民公社化运动并不是解决民生问题的,而是探索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问题,因此不合题意。②③均是解决民生问题,符合题目要求,答案选B。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1929年发生在美国的经济危机很快波及其他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主要是因为
A.美国掌握了世界经济霸权
B.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决定的
C.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具有世界性
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世界经济联系加强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理解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题干的核心信息是,美国经济危机迅速波及到资本主义世界各国。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后,世界贸易的范围、规模进一步扩大。19世纪末20世纪初,广大落后的亚非拉地区沦为欧美工业化国家的殖民地,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世界市场是连接各国经济的纽带,也是传播经济危机的重要途径,因此选择D。A不符合史实,排除。B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不符合题干的要求,排除。C是1929年大危机的特点,排除。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