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有同学把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欧洲的17~18世纪、中国的19世纪末20世纪初放在一起寻找材料开展研究性学习。他的研究性学习主题应该包括
①政治民主化?②阶级结构变化?③新旧思想观念冲突?④制度创新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①项明显错误,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的百家争鸣当中并未出现民主思潮;春秋战国时期、欧洲的17~18世纪、中国的19世纪末20世纪初都是新旧思想激烈的碰撞的时期,阶级关系对比发生明显的变化,人们的思想得到解放,新制度逐步的确立。因此②③④正确,故选D。
点评: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的社会大动荡、大变革时期,也是思想领域里的百家争鸣的时期,各种学派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推动了思想的解放,也奠定了传统文化的基础;欧洲17--18世纪是启蒙运动时期,为革命做了舆论的准备;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中国也是西方思想引进的时期,宣传西方政治文明探求救国之路。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在中美关系正常化过程当中,美国政府要求新中国有息偿还在中国的部分资产。中美双方进行了持久艰苦的谈判。结果,至1979年中方无息归还了美国被冻结的在华私人资产和政府资产,美国政府将1979年10月1日宣布解冻我国被冻结在美国的全部资产。对这一事实理解不正确的是(?)
A.体现了新中国外交中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体现了新中国“另起炉灶”、“一边倒”的外交方针
C.体现了新中国“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的方针
D.体现了中美关系正常化过程中的曲折历程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另起炉灶”方针是不承认国民党政府建立的一切不平等屈辱外交关系,“一边倒”指中国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这与中美关系改善无关,故B项不正确。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开始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之一。下列关于经济全球化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发达国家掌握了经济全球化的主导权
B.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
C.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是机遇也是挑战
D.发展中国家是经济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2012年,第十六届“不结盟运动峰会”定于26日在伊朗首都德黑兰召开,叙利亚危机和伊朗核问题成为会议焦点。“不结盟运动”对国际关系格局最大的影响是
A.鼓舞民族解放斗争
B.推动亚非拉国家的发展
C.冲击两极格局、推动世界多极化
D.支持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不结盟运动是第三世界国家发起的运动,成员众多,在国际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成为推动国际力量多极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故选C。AB项不是对国际关系的影响;D项错误,中国回顾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是由于广大的亚非拉国家的支持而不是以一个组织的名义进行的。
点评:1961年第一次不结盟运动会议在南斯拉夫举行,标志着不结盟运动的成立,第三世界作为独立的力量登上历史舞台。到第二届不结盟运动时,就把主要任务从反帝、反殖发展到反对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与此相关的知识点有世界多极化趋势等需要掌握。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假如让你写一篇集中反映21世纪以来国际关系的专稿,需要确定一组体现当时概况的“关键词”,依据有关知识,请从以下选项中选出最准确的一组
[? ]
A.欧洲共同体两极格局瓦解一超多强不结盟运动
B.欧洲共同体一超多强北约东扩亚太经合
C.欧洲联盟一超多强北约东扩亚太经合
D.欧洲联盟两极格局瓦解华约解散亚太经合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