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启蒙运动与文艺复兴运动的不同之处是?:
A.主张以民主、法治取代封建专制
B.反对天主教会的精神统治
C.推动了欧洲反封建斗争的发展
D.反映了资产阶级的思想主张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比较能力。文艺复兴并未提出反对封建制度的要求,因此A项为它们的不同之处。故选A。它们都反对天主教会的精神统治,推动了欧洲反封建斗争的发展,反映了资产阶级的思想主张。因此B、C、D项为相同点
考点:文艺复兴与启蒙运动的比较
点评:文艺复兴运动以人文主义作为指导思想,揭露教会的黑暗,赞颂人性的价值,为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做了思想准备。启蒙思想是人文主义的进一步发展,主要表现为提出了法治的要求,并且上升到反对封建制度的高度。为资产阶级的革命做了舆论的准备。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是当今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一位同学在研究英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历史时搜集到下列材料,对其内容理解错误的是
A.两次工业革命是推动社会保障制度发展的重要因素
B.以立法形式推进制度建设,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
C.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保持资本主义经济的持续发展
D.实现了社会公平,推动了资本主义体制的自我完善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是一个国家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而国家为公民提供的社会保障水平是以经济的发展水平为前提的,所以A正确。分析表格,英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每次完善,都是通过立法形式,B正确。从社会保障的内容来看,保障了一般公民的生活条件和居住环境、劳动安全等,这必然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C正确。D项所述有些绝对化,实现社会公平是社会发展的目标,但不能断言英国那时已经实现了社会公平,只能说其为实现社会公平做了很多努力,推动了资本主义体制的自我完善。答案为D。
考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
点评:此题难度较大,实际是考查学生对英国社会保障制度发展历程的认识和理解,要求学生对社会保障制度有一个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下列明清时期的经济现象中,符合世界历史发展趋势的是
A.制瓷、冶铁技术的进步
B.玉米、甘薯等高产作物的引进推广
C.废除了汉唐以来的人头税,实行摊丁入亩
D.丝织业“机户出资,机工出力”、“计日受值”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明清时期世界历史发展趋势是资本主义的兴起和发展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在确立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在不断地变化,由“合理调整工商业”到“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再到“作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补充”,最终发展“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过程主要反映了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发展生产力的根本途径
B.政府日渐放松了对国家经济发展的宏观调控
C.中国政府对外开放
D.顺应世界经济发展潮流
E.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在改革中不断创新和发展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标志是
A.朝鲜爆发东学党起义
B.清政府出兵援助朝鲜镇压起义
C.丰岛海战
D.黄海海战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的是基本的历史知识。1894年7月,日军袭击清政府运兵船,甲午战争爆发。故选C。A项是导火线;B项是清政府应邀帮助朝鲜镇压农民起义,中日之间并未发生战争;D项是甲午战争的主要战役。
考点:甲午战争
点评:丰岛海战是甲午战争爆发的标志。甲午战争,虽然出现了大批的英勇无畏的民族英雄,但是依然是以中国的失败告终,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标志着洋务运动的破产。中国战败的根本原因在于封建制度的腐朽,而非舰队的实力。甲午战后,签订了《马关条约》,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