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宋太祖问:“天下自唐季以来,兵戈不息,苍生涂地,其故何也?吾欲息天下之兵,为国家长久之计,其道如何?”普曰:“国家不安者,其故非他,节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矣,今所治之,无他奇巧也,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天下自安矣。”
?请回答:
(1)宋太祖采纳赵普的建议采取了哪些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赵普的建议是否触及问题的实质?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二? 范仲淹于庆历三年九月将《答手诏条陈十事疏》奏折呈给宋仁宗,提出了十条改革主张:
(一)明黜陟,按官员的政绩进行升迁。
(二)抑侥幸,限制恩荫。
(三)精贡举,改变科举的内容和办法,选择“经济之才”。
(四)择长官,选好地方官。
(五)均公田,这主要是均地方官员的收入。
(六)厚农桑,采取措施发展农业生产。
(七)修武备。
(八)减徭役。
(九)覃恩信,主要是免去积欠的赋税和大赦方面的内容。
(十)重命令,重视法令的制定和执行。
范仲淹认为当时改革的中心问题是整顿吏治,裁汰内外官吏中老朽、病患、贪污、无能之人。
(3)范仲淹这一改革主张的中心是什么?是否得以实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范仲淹这一改革主张的实施效果如何?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首先,集中军权。设立不同的机构管辖军队,使之互相牵制,军权完全集中在皇帝一人手中。经常换防各地驻屯的军队,以达到将不识兵、兵不识将、将无常兵、兵无常将的目的,以加强对将士的防范。同时,集中行政权。设立几位宰相和参知政事,以互相牵制,取消宰相对军事与财政的支配权。财政权改归三司,直接对皇帝负责。
(2)没有触及。因为造成“节镇太重,君弱臣强”的根源是封建制度本身,是由封建经济的分散性和统治者争权夺利造成的。所以,赵普的对策并未触及问题的实质。
(3)整顿吏治。于1043年实施。
(4)最终失败。改革损害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遭到他们强烈反对而失败。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王安石说:“今以少壮时正当讲求天下正理,乃闭门学作诗赋,及其入官,世事皆所不习,此乃科法败坏人才,致不如古。”为此,王安石在改革过程中
A.废科举以培养变革人才
B.增加进士科和武举
C.以经义策论取士
D.倡导八股以统一思想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王安石变法的取士之法。依据所学可知,王安石变法时期,对科举制度进行改革,规定:废除死记硬背的明经诸科,进士科不考诗赋,专考经义和实务策,设明法科,专考律令、断案等。题干材料正是这一现象的反映,所以应选C。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黄仁宇《中国大历史》记述:965年宋太祖诏令,凡诸州支度经费外,所有金帛都送中央。结果到宋太宗在位期间(公元976—997年),据说都城开封的仓库内存雨衣和帐幕过多过久,有“数万段”损破。以下是关于965年宋太祖采取的财政措施的相关分析,其中正确的是:①宋初财富集中,国家富裕②此措施主要是针对唐末以来的藩镇割据③此措施加强了中央集权④此措施保证了北宋财政的长期稳定。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朝廷大有三冗,小有三费,以困天下之财。……何谓三冗?天下有定官无限员,一冗也;天下厢军不任战而耗衣食,二冗也:僧道日益多而无定数,三冗也。三冗不去,不可为国。
请回答:
(1)“三冗”指哪“三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别指出“三冗”给宋王朝带来的危害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三冗”指指“冗员”“冗兵”“冗费”。
(2)“冗员”造成政府行政效率低下,且财政困难;“冗兵”造成国家负担沉重;“冗费”导致财政开支增加,不利于国家发展。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金融危机是货币诞生以后造成的经济现象之一,为解决这一问题,古今中外的各种政权采取了许多理财措施。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著名史学家黄仁宇在他的著作里写道:在我们之前九百年,中国即企图以金融管制的办法操纵国事,其范围与深度不曾在当时世界里其他地方提出。但现代金融是一种无所不至的全能性组织力量,它之统治所及既要全部包含,又要不容与它类似的其他因素分庭抗礼。
——《中国大历史》
(1)材料一所说的金融管制的具体措施有哪些?这一做法的核心实质是什么?简要指出此次金融管制措施的结果及其主要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二:中国危敞,百数不举,其本尤患于之财,然生财有道,在善理之。理财之道无他,善用锐行而已,以国家银行为理财之母,纸币听其发行,公债付其销售,以操全国金融之高之多寡而调剂,一切统焉,国家之四库托焉,收支者付银行,其有不足,亦惟银行是资。
——康有为《理财救国论》
(2)依据材料二,概括指出康有为理财之道的实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三:1792年,雅克·卢在上国民公会请愿书中写道:“当一个阶级可以不受惩罚地使另一个阶级挨饿时,自由就是虚幻。当富人可以利用囤积垄断操纵其同胞的生死大权时,平等也是虚幻的。当反革命日益操纵物价而3/4的公民无力购买时,共和国同样是虚幻的。”国民公会认真分析形势后于9月5日通过决议,“将恐怖提上日程”。
——《现今法兰西灾难的缘由》
(3)依据材料三,概括法国当时面临的严峻形势。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恐怖政策”在经济方面的核心措施并简要分析其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四:撒切尔夫人任首相对,针对英国的“病症”和滞胀经济……紧缩货币政策,抑制货币发行和流通,压缩公共开支,削减税收,控制通货膨胀……推行企业民营化,发挥自由市场机制的活力……控制社会保障制度规模,逐步改革实施社会福利国家制度的弊端。社会福利在公共开支中的比重,1986——1987年度比1979——1980年度下降了10个百分点。在她执政期间,国内生产总值明显增加。
——黄安年《当年世界五十年》
(4)依据材料四,概括撒切尔夫人医治“病症”的主要措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措施:青苗法;募役法;方田均税法;市易法;农田水利法。
实质:以敛财的手段增加政府财政收入。结果:失败。
主要原因:触犯了统治阶级的既得利益(大地主大官僚的反对)
(2)国家鼓励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建立现代金融制度。
(3)形势:商人囤积居奇,物价持续飞涨;贫富悬殊,人民群众的不满情绪日益增长。
措施:经济恐怖以全面限价法令为核心。
影响:经济恐怖在团结人民革命,拯救共和国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全面限价违背了资本主义经济自由原则,不利于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
(4)紧缩货币政策,抑制货币发行与流通;削减税收与开支;国家干预与市场调节相结合,企业民营化;控制福利国家规模,减少社会福利投入。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