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赵翼在《廿二史札记》中写到:“盖(孝文)帝优于文学,恶本俗之陋,欲以华风变之,故不惮为此举也。然国势之衰,实始于此。”此话属于
A.历史事实
B.一手史料
C.史料解释
D.历史评价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A项历史事实是指一系列曾经发生或存在过的真实情况;B项一手史料,指接近或直接在历史发生当时所产生的史料,一般来说,一手史料要比二手史料更准确、可信;C项史料解释,是指后人对历史资料的阐释和解读;历史评价,是对历史的价值性认识,重在给出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作用、意义、局限等的认识,是史学研究不可缺少的一环。根据材料的阐述,赵翼的话明显是对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历史评价。因此,D项为正确选项。?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渐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带来的社会影响是?
①农村手工业者日益趋于破产②人民负担加重?
③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④为民族工业的产生创造了条件
A.①②
B.①③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考查基本史实的再认再现能力。要全面认识列强入侵对中国产生的两面性的影响。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古代治国讲“帝道”(尧舜禹汤治理之道)、“王道”(德政)、 “霸道”(法家)。融合此“三道”思想且被当朝统治者采用的是
A.孟子的民本思想
B.荀子的政治思想
C.董仲舒的新儒学
D.二程朱熹的理学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董仲舒的新儒学把诸子百家中的道家、阴阳五行家的思想糅合到儒家思想中,加以改造形成具有时代特色的新儒学体系。其目的是给统治者披上神圣的外衣,政治上主张实现大一统,以加强君权,维护君主专制;思想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维护思想上的封建专制。孟子的民本思想主要是“民贵君轻”的思想,荀子的政治思想主要是“礼法并用”,二程朱熹的理学把儒学提升到了哲学的高度。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在一场有关“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全球经济发展趋势”的讨论中,同学们各抒己见。其中与当前学术界主流观点明显不符的是
[? ]
A、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而言是一把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双刃剑”
B、经济全球化是全球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
C、经济区域集团化是经济全球化的最终归宿
D、世界贸易组织是经济全球化的产物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1986年吉林省利树县北老壕村进行村委会换届,乡政府一改以前的做法,“不定框子,不定调子,不提候选人”,由村民直接提名确定候选人。这种选举方式被当地群众称为“海选”。这种选举办法推动了哪项制度的改革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C.基层民主选举制度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