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12分)克林顿在1993年的就职演说中说: “我们必须做前辈从未做过的事情……让我们决心把我们的政府变成如富兰克林·罗斯福说的一个‘大胆、持久实验’的地方,一个为我们的明天、而不是我们的昨天的政府。”
请回答:
⑴富兰克林·罗斯福所说的‘大胆、持久的实验’是指什么?具有什么特点?(2分)
⑵20世纪20年代初,列宁为应对危机,也进行过“大胆的实验”,是指什么?具有什么特点(2分)
⑶克林顿执政时期,美国为什么能步入“新经济”时代?“新”在哪里?(6分)
⑷从上述三个人的改革中,你获得了什么共识?(2分)
参考答案:
(1)推行新政,国家对经济的直接干预。(2分)
(2)新经济政策,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发展生产。(2分)
(3)原因:推行“宏观调控,微观自主”的政策;扶持高新技术产业。
“新”在经济高速持续增长和低失业率,低通货膨胀率并存(6分)
(4)启示:任何政策都需要与时俱进,不断调整, 切忌僵化(2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20世纪30年代)罗斯福在一次谈话中说:在救济工作中,我们是同有正当自尊心的美国人打交道。对他们来说,单纯的施舍会伤害要求保持个人独立的一切本能。大多数美国人都想为他们所得到的东西付出点什么。这里所说的付出一点什么,指的是老老实实地工作,而这种工作正是防止他们精神上颓废的屏障。”
—— 解力夫《二次大战三巨头(二)身残志坚——罗斯福》
问题:
(1)“罗斯福谈话”的主要社会背景是什么?(3分)
(2)为避免“单纯的施舍”,“在救济工作中”罗斯福采取了那些具体措施?(3分)
(3)这些措施对当时美国产生了那些积极影响?(3分)
参考答案:(1)美国经历了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1分),造成企业大量停产,失业人数激增(失业率居高不下)(1分),民众生活水平大幅降低(1分)。
(2)政府举办公共工程,实施“以工代赈”,扩大消费需求;组建民间自然资源保护对,从事造林、筑路、森林防火、防止水患、水土保持等市政工程;成立民间工程署,以完成工程计划和支付工资。(3分)
(3)“以工代赈”给美国失业者提供从事公共事业的机会,解决了就业问题;同时维护了失业者的自力更生精神和自尊心。(2分)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使美国走出经济危机。(1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罗斯福在1932年4月的一次全国广播讲话中说:?“在这个不幸的时代,?我们要制订出一些计划来,把希望重新寄托在那些压在经济金字塔底层、被人遗忘了的人们的身上。”对这段话理解错误的是
①放弃资本主义自由经济制度? ②国家干预经济的思想形成
③希望依靠社会底层渡过危机? ④开始关注对困难民众的救助
[?]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阅读《西方国家经济发展情况表》。针对表中所反映的经济发展问题,西方国家采取了
①大力发展“混合经济”②增加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③减少政府的财政支出④削减社会福利开支

[? ]
A.②③
B.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20世纪5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米尔顿·费里德曼创立矛“货币主义”理论。1976年因此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二战后至九十年代美国经济发展过程中,体现了米尔顿·费里德曼这一主张的是
[? ]
A.二战后,经济进入20年的快速增长时期
B.20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末经济出现复苏局面
C.20世纪70年代初,经济出现滞胀局面
D.20世纪80年代初,经济复苏并低速持续增长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