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孙中山、华盛顿和甘地都被本国人民尊为“国父”,主要是因为
A.领导本国人民实现了历史巨变
B.实现与友党的合作
C.领导人民大力发展经济
D.与殖民统治者进行坚决斗争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中三人被称为“国父”的主要原因是三人都为国家的发展和实现民族的独立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所以A项符合题意,B C D三项不是三者的共同点。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比较能力,对于历史的比较分析能力的考查一直是高考关注的重点,就比较问题本身而言,关键是比较项的选取问题,这可分为两种类型,其一是题目中已经确立了比较项,其二是自己寻找比较项,前者难度较低,后者难度较大,多出现在材料题中。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阅读下列图片和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人类只能通过非暴力来摆脱暴力,通过爱来克服恨。我相信这句话是不朽的真理。由剑得到的亦将因剑失去。
——甘地
材料三 ……夫民国新建,外交内政,百绪繁生,文自顾何人,而克胜此?然而临时政府,革命时代之政府也,十余年来以至今日,从事革命者,皆以诚挚纯洁之精神,战胜其所遇之艰难。即使后此之艰难,远逾于前日,而吾人惟保此革命精神,一往而莫之能阻,必使中华民国基础确立于大地,此后临时政府之职务始尽,而吾人始可告无罪于国民也。今以与我国民初相见之日,披布腹心,惟我之四万万同胞鉴之。
——孙中山《临时大总统就职宣言》
请回答:
(1) 依据材料一,指出场景一、二与场景三的关系?(2分)
(2) 依据材料二说明采用“非暴力方式”的理由是什么?(2分)
(3) 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孙中山的主要历史功绩。(4分)
(4) 从孙中山和甘地领导的本国人民斗争中,你得到什么启发?(2分)
参考答案:(1) 关系:场景一、二是甘地领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这是场景三印度得以独立的主要原因。(2分,如果写这是因果关系给1分)。
(2) 理由:人类只能通过非暴力来摆脱暴力,通过爱来克服恨。(2分)
(3) 孙
中山的主要功绩:领导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的统治,(1分)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1分)建立了中华民国,(1分)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1分)
(4) 启发:各国在争取民族独立的过程中依据本国特点形成不同的道路。(有此意思即给分)(2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孙中山和甘地都为推动本民族事业的发展殚精竭虑。比较图1与图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他们都认为本国传统无法抵御西方文明?②两国都面临外来侵略?③都反映了两人的爱国精神?④都认为经济手段是救国途径之一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属于组合式选择题,图一反映孙中山主张实业救国,图二反映甘地领导手纺车运动抵制英国殖民统治;②③④说法都正确,①不对,因为甘地是借助本国传统生产方式抵御西方文明。
点评:甘地领导手纺车运动反对印度经济被资本主义经济西化,坚持发展自给自足的民族经济,信仰印度文明,同时也是不合作运动的一部分,与英国殖民政府抗争,拒绝西方先进技术。从经济上的抗衡升华为政治上的斗争。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孙中山先生说:“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国家,这一点已牢牢地印在我国的历史意识之中,正是这种意识才使我们能作为一个国家而被保存下来”。“‘统一’是中国全体国民的希望。能够统一,全国人民便享福;不能统一,便要受害。”孙中山先生为促进国家统一所做的努力包括( ? )
①临时大总统期间《告各友邦书》的发表 ②发表北上宣言
③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 ④同中国共产党实现第一次合作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天朝田亩制度》与民生主义的“平均地权”的相同之处是
A.平分土地给农民
B.反对封建制度
C.提出土地国有
D.保护小农经济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