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门神灶》:“年年有个家家忙,二十三日祭灶王。当中摆上二桌供,两边配上两碟糖,黑豆干草一碗水,炉内焚上一股香。当家的过来忙祝贺,祝赞那灶王老爷降吉祥。”由此推论,《门神灶》记录的是
A.祭祀土地神
B.祭祀谷神
C.祭灶神
D.祭财神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属于历史常识,历史常识题目是近年来高考考查的重点。考查考生的结合材料进行分析、推理能力。本题的关键信息是“祝赞那灶王老爷降吉祥”,这说明人们在进行祭灶神的活动。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下列对我国古代自秦汉以来中央和地方关系演变趋势的叙述,错误的一项是
A.强化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和监视
B.地方权力愈来愈小,中央权力愈来愈大
C.地方独立性增强,中央集权削弱
D.中央对边地治理渐趋严密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我国古代自秦汉以来中央和地方关系演变趋势总的看来是中央集权与皇权不断的加强,相权不断地削弱,最后被废除。地方的权力逐渐的变弱,国家统一的局面愈发巩固。根据以上分析,AB项正确,C项说法明显错误,故选C。D项正确,在中央集权制度下,对边疆的统治越来越严格。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观察下面《1949年与我国建交的国家地区分布示意图》,这一示意图说明

A.建国初期,我国全方位外交取得辉煌成就
B.社会主义国家是新中国外交的唯一主体
C.社会制度和价值观念影响新中国初期外交发展
D.中国坚持“一边倒”的外交战略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由示意图中可以看出,中国在此时期建交最广泛的地区是东欧,结合此时期东欧国家的社会制度可知,作为社会主义的新中国,成立之初在外交关系上,社会制度和价值观念影响了新中国初期外交发展。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欧洲煤钢共同体条约》文本用的是荷兰纸张、德国墨水、法国印刷术,由比利时和卢森堡装订,附着意大利制作的飘带。
A.说明它采用了各国最先进的技术
B.象征着六国的合作
C.说明文本制作工序复杂
D.体现了各国间的分工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欧共体。分析题干并联系所学史实可知,欧洲煤钢共同体是由荷兰、德国、法国、比利时、卢森堡、意大利六国成立的,题干所提到的这些简单的东西,如纸张、飘带等,技术含量并不高。A、C显然违背此组织的最初意愿。由这些小物件推导出各国工业上的分工显然不合适,所以答案D不正确。故本题答案选择B。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阅读19世纪晚期英国海外贸易示意图。这一时期英国的海外贸易状况表明(? )

A.英国的资本输出额度被美国超过
B.英国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帝国
C.英国通过更新生产设备和采用新技术来推动海外贸易的发展
D.大量欧洲资本涌入英国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由时间19世纪晚期和英国海外贸易示意图可判断B项符合史实。A项从图中不能说明,C、 D两项不符合史实。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