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某人在其征婚的广告中提出:“1、女子须不缠足者;2、须识字者;3、男子不娶妾;4、男人死后,女可再嫁;5、夫妇如不相和,可离婚”。据所学知识可判断此则广告在中国最早有可能出现在
[? ]
A、19世纪中期
B、20世纪初期
C、20世纪中期
D、21世纪初期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在中国近代史上,上海许多商家曾把招牌中的“满”字改成了“新”字,如“满汉首饰”“满汉茶食”改成了“新汉首饰”“新汉茶食”等。这主要是因为( )
A.维新变法运动的兴起
B.辛亥革命的进行
C.新文化运动的开展
D.五四运动的爆发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解答本题关键是理解“满”字改成了“新”字历史现象的含义。维新变法皆在变革命政治制度以救亡图存,其主张是君主立宪制度,A项排除;辛亥革命时,资产阶级革命致力于推翻满清贵族的统治,B项符合题意;新文化运动是思想解放运动,举起的是民主与科学两面旗帜,抨击封建正统思想,C项不符合题意;五四运动已是民国时期,其爆发的原因是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处在北洋军阀政府的黑暗统治下,D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
考点:物质生活的变迁
点评:本题是以文化现象为切入点,考查辛亥革命时期的物质生活和习俗的变迁。民国成立后,开展了剪辫易服、迫令放足、破除神权、反对迷信等活动,公历在官方活动中得以实施,点头鞠躬取代了传统的跪拜作揖,握手逐渐成为社交场合的常见礼节;女子在获得教育权利的同时,也开始走出家庭,步入社会。
本题难度:困难
3、判断题 对于下列词语:“沙发、椅子、纯净水、博客、黑客、闪客”的出现,下列说法比较准确的是
[? ]
A、中国进入了互联网时代
B、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C、多样化的生活方式
D、是对传统词语的异化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下表所列的各种文化现象中,哪一组最具有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特征?

[? ]
A、最可爱的人列宁装扭秧歌苏联小说
B、时问就是金钱唐装看电视剧古典文学
C、破四旧军装学唱样板戏毛选
D、上网中山装跳交谊舞时装杂志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下列选项中,不是改革开放以后党和政府为了改善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而采取的措施是
A.“菜篮子工程”
B.“安居工程”
C.农民享有土地
D.实行双休日政策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为逆向选择题,而解题的关键是审清题目中的时间限制并准确分析各选项。C选项中农民分得土地应该是在建国初期的土地改革中。为了调动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改革开放后我国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但是土地的所有权仍归国家所有。所以说本题的答案为C。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