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阅读“原苏联和中国的粮食产量(1950——1984)”示意图。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两国粮食产量呈现新的变化,发生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
A.原苏联人口出生率锐减,劳动力的缺乏影响了粮食产量
B.中国劳动力充裕、科技迅速发展,促进了粮食产量的提高
C.原苏联领导人更换频繁,政局不稳导致经济政策缺乏连贯性
D.中国改革开放解放了生产力,原苏联经济改革步履艰难,收效甚微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下列对赫鲁晓夫改革的评价,错误的是
A.改革只是局部性改革
B.改革取得一定成效
C.改革以失败告终,毫无建树
D.改革试图改变斯大林模式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改革在一定程度上冲破了传统观念的束缚,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1964年随着赫鲁晓夫的下台,改革失败。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勃列日涅夫改革失败的主要原因是:(?)
A.没有突破原来的计划经济体制
B.缺乏改革基础
C.推行霸权主义政策
D.过高地估计了形势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勃列日涅夫改革失败的主要原因是没有突破原有高度集中的“斯大林模式”,即没有突破原来的计划经济体制,答案选A,B项说法错误不符合苏联改革的史实, C D两项是其改革失败的重要原因。
点评:根本原因或主要原因类选择题是高考历史中的常见题型,如何快速找到某一历史事件或现象的根本原因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①政治现象的根本原因从经济关系上入手;②经济现象的根本原因从当时的生产力入手;③社会意识形态的根本原因从当时的社会生产方式入手;④历史事件的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原因从内因入手;总之,可以充分结合哲学原理中的原因分析方法来解析根本原因问题。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下图是某同学研究性学习中使用的一幅漫画。据此判断,他的研究课题是

[? ]
A、布尔什维克党的创建和十月革命
B、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与工业化探索
C、赫鲁晓夫的改革和美苏争霸
D、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和苏联解体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下图人物为改变苏联日益窘迫的经济政治状况,进行了改革,但最终以失败而告终。究其实质而言,改革的失败是由于

[? ]
A.运用“看不见的手”调整经济
B.未能根本上打破斯大林模式
C.选择农业作为改革的突破口
D.继续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政策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