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新中国成立后,中美关系经历了曲折的发展过程,下列有关表述正确的是:
①建国初期,美国对华实行遏制政策,中美关系恶化
②新中国成立后,美国阻挠中国统一台湾
③20世纪七十年代美国发动了侵朝战争,使中美关系紧张
④1972年中美关系正常化,改善了中国的国际环境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20世纪70年代美国决定与中国建交是出于(?)
A.调整对外战略的需要
B.及早结束越南战争,从越南撤军
C.加强与中国的经济联系,摆脱经济危机
D.消除意识形态领域的分歧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20世纪70年代美国在美苏争霸中处于劣势,为此美国不断调整对外战略,与中国建交就是其表现之一。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尼布楚条约》是第一个具有近代性质的边界条约,下列对此表述不正确的是(? )
A.该条约是在中国让步的情况下签订的,因此它是不平等的
B.它从法律上确定了中俄东段边界
C.它维护了中国的主权和边界的稳定
D.它肯定了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领土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1689年清政府与沙俄签订了《尼布楚条约》,该条约是在中国让步的情况下把贝加尔湖以东原属中国的尼布楚土地让给俄国,双方是在平等的基础上达到了条约,因此它是平等的,所以A项说法错误,B C D三项说法正确符合《尼布楚条约》的签订史实,故答案选A。
点评:本题从维护国家统一的角度考察了康熙皇帝对中国历史发展所起的重要作用,这些维护维护国家统一的举措也最能代表康熙皇帝的政治作为,因此必须牢记康熙帝的这几次巩固统一的整治行动:康熙帝在亲政后不久便着手开始推行削藩政策,并最终平定了三藩之乱,紧接着任命施琅打败台湾的郑氏集团收复了台湾,接着与俄国签订了《尼布楚条约》,解决了东北地方的边患问题,最后打败了新疆地区 噶尔丹的叛乱部队,维护巩固了西北地区的安全。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阅读下列图片:

材料二 无产阶级政权应是巴黎公社式的国家管理机构……代议机构依然存在,然而作为特殊制度的议会制,作为立法和行政的分工以及议员们享有特权的议会制,在这里是不存在的。?——列宁《国家与革命》
材料三?目前中国正在进行当代最伟大的社会实践,……中国定将实现一种特殊的民主,这种民主将考虑到这个大国的社会、文化和经济特点。这种亚洲“社会主义民主”所涉及的是史无前例地继续思考“孔子的公共伦理”,而不是抽象地复制西方资产阶级民主。
——2008年2月7日德国《新德意志报》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古代中国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呈现的主要特点。(4分)
(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巴黎公社式的国家管理机构”的具体表现形式是什么?十月革命后的苏俄实行了怎样的新型社会主义政治体制?(4分)
(3)材料三所说的“特殊的民主”在建国初期是如何体现的?“继续思考‘孔子的公共伦理’,不是抽象地复制西方资产阶级民主”,作者的此观点说明了什么?(5分)
(4)依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影响政治制度的因素有哪些?(2分)
参考答案:(1)皇权至高无上;中央对地方进行直接管理;中央集权不断加强,分散中央官员权力,地方权力不断削弱;中央集权制度不断完善。(4分)
(2) 有直接选举产生的代表组成的公社委员会是最高的权力机关。
全俄苏维埃代表大会是最高权力机构;人民委员会拥有立法权,立法与行政权统一。(4分)
(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3分)立足国情,借鉴西方民主的合理成分。(2分)
(4)经济发展;社会形态;历史传统;地理条件;国际环境。(2分,答出任何两点,言之成理即可。)
本题解析:(1)此题考查的是对古代中国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呈现的主要特点的理解。根据材料一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可以可以看出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体现的特点是皇权至高无上;中央对地方进行直接管理,中央集权不断加强;从过程上看:中央集权制度不断完善。(2)根据所学知识可以知道,巴黎公社国家管理机构主要体现在有直接选举产生的代表组成的公社委员会是最高的权力机关。而俄国建立的是政治体制是全俄苏维埃代表大会是最高权力机构,人民委员会拥有立法权,立法与行政权统一。 (3)此题考查的是对新中国成立初期民主政治建设成果的理解。根据材料四提供的信息可以归纳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第二问可以从立足国情,借鉴西方民主的合理成分理解。(5)此题考查的是对影响政治制度的因素的理解。根据上述材料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可以从经济发展;社会形态;历史传统;地理条件;国际环境加以归纳。
点评:古代中国建立的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主要的特点是皇权的至高无上,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也越来越严格有效。近代西方也逐渐的探索自己的政治体制,无产阶级建立政权后巴黎公社和十月革命后建立的政权性质相同但是具体的内容不同,这说明建立政权类型要根据自己的国情,找到适合自己的政体模式。新中国成立后,不断的探索,逐渐建立了中国特色的民主制度。从中我们可以得到启示是不同的政治文明需要相互的借鉴吸收,同时要根据自己的国情,推陈出新。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浙江某图书馆提供的馆藏资料中,详细的记载:秦始皇“在由拳乘舟过长水斩马祭河神,其地后代名马塘堰。在海盐曾建驰道,自吴城,向东南经金山,至海盐澉浦秦驻山。” 秦始皇之所以能南巡海盐,得益于
①统一事业的完成?②海运的兴起
③修筑以咸阳为中心的驰道?④京杭大运河的开通
A.③④
B.①②
C.①③
D.②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解答时首先要读懂材料,明确材料含义:秦始皇南巡海盐,并在海盐修建驰道。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秦统一六国完成统一后,为巩固统治,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修建驰道,加强对全国的统治是其中之一。由此判断C项正确。由材料“由拳乘舟过长水”可知,秦始皇是经内河至海盐,故应排除②。京杭大运河开通于隋代,也应排除。故选C。
点评:秦始皇灭掉东方六国后,采取了一系列巩固统一的措施。这些措施促进了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发展,符合历史发展的要求;同时为社会经济的恢复与发展,为各族人民的安定生活和相互交往,提供了有利条件,符合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