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基辛格在《大外交》中提到:“美国采取措施以强化受到苏联侵略或共产党颠覆威胁的国家,这也就是保护美国的安全——它就是保护自由!”为此,美国首先采取的措施是
A.推行杜鲁门主义
B.实施马歇尔计划
C.发动局部“热战”
D.成立北约组织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二战后的美苏关系,题干中的备选项都是美国采取的措施,但注意题干要求的是首先的措施,也就是采取措施中时间最早的那个,所以答案选择A项。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1946,美国人凯南提出对苏联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实行“遏制”政策,以阻止共产主义影响的扩大。所谓遏制战略是主张美国在战后国际社会主义运动高涨和西方国家受到严重削弱的情况下,以军事包围、经济封锁、政治颠覆,特别是局部性的武装干涉和持续不断的政治“冷战”,遏制社会主义国家和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加强对西欧及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控制,为建立美国的世界霸权创造条件。
如今,“冷战”已经结束,国际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美国遏制对象的苏联已经解体,由于中国在政治、经济的蓬勃发展,美国政府的一些决策者又想继续进行它的遏制战略。在当今的国际形势下你认为美国新的遏制战略能否行得通?试谈谈你的理由和想法。
参考答案:(1)行不通:目前亚太地区不存在遏制中国的国际环境。美国政府加大对华遏制力度并不反映亚太地区多数国家的愿望,而只是反映了美国单方面的考虑。虽然有些国家对中国力量的上升表示疑虑,但整体而言,大多数地区成员希望看到中美关系的稳定,认为健康的中美日三边关系是亚太地区繁荣与稳定的关键。特别是中国政府奉行的“永远不称霸”政策及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赢得了亚太地区国家的支持,所以它们不可能支持美国对中国进行遏制。(2)行得通:由于中日关系始终没有得到真正的和解,美、日对正在崛起的中国是备加防备,此外,东盟国家对中国也是虎视眈眈。因此,美、日极有可能煽动这些力量完成一个对中国的包围,从而达到遏制中国的目的。
本题解析:此题是一个开发性的讨论题。不一定非得把学生的思维固定在行不通这一个方面。学生只要讲的理由和看法值得肯定就应该予以鼓励。学生可从历史的角度、从处理国家之间关系的原则和方式、从当今和二战后国际形势相同与不同,以及当今世界发展趋势等多方面去思考讨论。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20世纪60——80年代及20世纪90年代,世界主要政治力量的对比发生了什么重大变化?各个时期国际关系的突出特点是怎样的?
参考答案:
(1)?二战以后的变化:帝国主义力量削弱,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社会主义力量壮大,东欧、亚洲出现一系列人民民主国家,并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前苏联的经济迅速恢复,成为惟一能与美国抗衡的国家;民族解放运动迅速高涨,亚洲与北非出现一批独立国家。突出特点:帝国主义阵营与社会主义阵营对峙,“北约”与“华约”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形成;亚洲独立国家加强团结联合。
(2)? 20世纪60-80年代的变化:西欧、日本迅速发展,美国的资本主义世界霸主地位动摇;前苏联的对外战略发生改变,中苏关系恶化,两大阵营不复存在,第三世界迅速崛起,帝国主义的世界殖民体系迅速走向崩溃,发展中国家大力发展民族经济。突出特点:美苏争霸,互有得失;西欧国家加强联合;欧洲共同体等一些区域性经济集团形成;第三世界争取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斗争不断高涨;战后国际关系中的两极格局受到冲击。
(3)20世纪90年代的变化: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美国成为世界上惟一的超级大国;中国、俄罗斯、日本、西欧等都比较强大,具有发展潜力。突出特点:两极格局解体,多极化趋势加强,出现“一超多强”局面;美、日、欧、中、俄存在相互合作、相互竞争、相互制约的关系,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世界各地和许多国家;一些地方的民族冲突、地区矛盾加剧,由于大国插手,这些地方的问题变得更加复杂。
本题解析:此题是根据二战后有关国际关系演变设置的问答题。关键在于审清题意在作答,关键是“世界主要政治力量”也包括中国。第1问“主要政治力量的对比”进行概括。第2问答出三个时期的突出特点即可。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雅尔塔体系形成时,国际关系的突出特征是
A.美苏抗衡,争夺世界霸权
B.由于意识形态的分歧,两大阵营对立
C.美苏在政治、经济、军事上势均力敌
D.美国居霸主地位,苏联在政治、军事上与美国抗衡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考查雅尔塔体系建立的背景。雅尔塔体系形成时,美国居优势的霸主地位,而政军事实力较强的苏联则与美国相抗衡,成为美国称霸世界的主要障碍。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两极格局形成的显著标志 ?
[? ]
A.“柏林墙”的修筑
B.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C.北约与华约组织的建立
D.德国正式分裂为东、西两部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