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据史料记载,1860年,俄国的蒸汽动力不到英国的十二分之一,生铁产量只有英国的八分之一,铁路长度仅是英国的十分之一强。形成这一局面的根源是
[? ]
A.俄国工业生产技术落后
B.俄国社会制度落后
C.西方列强经济迅速发展
D.沙皇君主统治的影响
2、判断题 19世纪中后期,俄国、日本、中国先后进行了近代化改革的实践。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农民革命的威胁迫使政府开始准备农村改革。甚至沙皇及其赖以存在的支柱农奴地主也意识到必须废除农奴制。……中等地产的贵族希望农业沿着资本主义方向发展,这些地主占有全部地主半数,占有大部分农奴。……农奴主也好,自由派也好,他们所关心的都是防止农民革命,想用和平的方法,以让步和妥协为代价使俄国的农村转入资产阶级的逐渐改革,从而把权利和土地留在地主手中。
——《苏联通史》第二卷
材料二 一、广兴会议,万机决于公论;二、上下一心,大展经纶;三、官武一体以至庶民,各遂其志,务使人心不倦;四、破例来之陋习,基于土地之公道;五、求知识于世界,大力振兴皇基。
——明治天皇颁布的《五条誓文》
材料三 数年以来,中外臣工讲求时务,多主变法自强。……嗣后中外大小诸臣,自王公以及士庶,各宜努力向上,发愤为雄,以圣贤义理之学,植其根本,又须博采西学之切于时务者,实力讲求,以救空疏迂谬之弊。
——光绪帝《定国是诏》
请回答:
(1)材料一中俄国社会各阶层(或阶级)对农奴制的基本态度如何?据材料一综述他们持这一态度的主要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俄日中三国的改革在近代化道路上各自产生了怎样的重要影响?这些影响及其它们的局限性,说明了近代化发展进程的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判断题 仔细观察下面两幅图,根据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

图一

图二?
请回答:
(1)以上两幅图反映了19世纪60年代在俄国和日本发生的重大事件是:(4分)
(2)对于俄国和日本发生的这两次重大事件,一般学者认为它们是一次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你认为这种观点是否正确?(2分)理由是什么?(4分)
(3)这两次事件后俄、日建立起来的政治体制与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后建立起来的政治体制有何差异?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什么?(5分)
4、判断题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0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过去的西洋文明是外国人引进的,从今以后,我们日本人要用自己的手将西洋文明带入国内。东西方人民风俗习惯不同,思想自相悬殊,各国相沿的习惯因数千百年之久,纵使利害十分明白,也不该骤然强搬硬套。?
——《日本政治史》
材料三?农民抱怨……负担的义务过重,特别是在原来利用的附属地面积超过了现有份地的那些地方;他们不肯缴代役金;他们拒绝服役或希望保留原来三天劳役的办法。
——1863年沙皇政府报告
材料四?日本历史学家德富苏峰认为,宪法发布前后的时代是日本新旧时代的转变时期。虽然日本人已告别了旧日本,却尚未到达新日本,已摆脱了专制统治,却尚未进入自由世界。
——汤重南等主编《日本帝国的兴亡》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19世纪中期俄国实施农奴制改革的原因。(2分)
(2)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在经济上、文化上日本明治维新“要用自己的手将西洋文明带入国内”的措施。(2分)比较材料二与材料一,指出俄、日两国解决社会危机的角度有何不同。(2分)
(3)根据材料三、四,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我们应如何评价俄国农奴制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4分)
5、判断题 (9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伏尔加河上的纤夫》列宾作于19世纪80年代初?批判现实主义油画杰作
材料二:一个俄国官员在“二一九法令”颁布后,评价农民的变化时说:“人民挺起腰杆来了,样子变了,面貌表情,步履姿势,言论谈吐,一切都变了”
(1)请你说出材料一所反映的历史信息有哪些?(2分)
(2)俄国官员为什么说“农民一切都变了”?(3分)有何意义?(1分)
(3)列宾与俄国官员对俄国社会的描述为什么不同?请具体分析。(3分)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