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马克垚在《世界文明史》中说:“美国《联邦宪法》的制定,使孟德斯鸠‘以权力制约权力’的学说第一次在政府体制的设计方面得到了较好的贯彻.现代民主政治的一些行之有效的制度性要素应运而生”。下列说法,最符合此观点的是?
①联邦政府内部分权制衡?②立法权的再度分割
③各州和中央政府之间分权制衡?④南方与北方的分权制衡
A.①
B.①②③
C.①③
D.②③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美国政治体制的理论基础是孟德斯鸠的权力制约与平衡思想;①②③体现了这一思想;权力的制约与平衡并非说的南方与北方的平衡,而是中央与地方、中央各机构之间的平衡,故④的说法错误
考点:1787年宪法
点评:此题实际上考查的是美国1787年宪法的进步性。1787年宪法规定了美国是联邦制共和制的政体。美国实行联邦制原则、三权分立的原则和民主的原则。在各机构之间、在中央与地方之间和两党之间实行相互的制衡。这体现了孟德斯鸠的分权争衡的理念。是近代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
本题难度:困难
2、选择题 下列关于我国古代农具演变的顺序,正确的是
A.木石——铁器——青铜
B.犁壁——犁铧——犁评
C.直、长辕——曲辕
D.翻车——耧车——筒车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A项的铁器应在青铜之后;B项先有犁铧,到了汉代才安装了犁壁;D项汉代的耧车应在三国的翻车之前。
本题难度:困难
3、选择题 明朝湖州市某农户家庭一年的经营状况如下表:
A.这是典型的小农经济
B.商品经济比较发达
C.实行重农抑商的政策
D.湖州地区丝织业发达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该农户主要经营农业和家庭手工业,属于典型的小农经济,A项正确;把养的蚕卖出一部分,
反映了明朝商品经济比较发达,B项正确;该农户养蚕缫丝,织绢120匹,反映了这一地区丝织业发达,
D项正确;C项材料中没有体现,故选C。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
点评:解答此类问题要联系教材及相关历史知识,进行知识迁移。在读懂材料后,要找准切入点,将材
料反映的内容同相关知识进行有机结合,知识转化要准确、到位、客观。
本题难度:困难
4、选择题 汉武帝时期的刺史执掌一个州的
A.监察权
B.行政权
C.军政权
D.财政权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汉武帝时期刺史是代表中央监察地方,所以选A。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1980年12月,我国颁发了改革开放后的第一份个体工商业营业执照。这表明
A.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开始改变
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C.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开始实行
D.单一所有制经济结构已被突破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个体工商业属于私营经济,改革开放后允许它的发展说明单一所有制经济结构已被突破,D项正确。从1956年底以来,社会主义国家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一直没有改变;1984年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随后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开始实行,因此ABC三项错误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