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日本某藩知事到任不久,又被中央政府改称县知事,此事发生的时间与下列哪一个事件相同?
A.《征兵令》的颁布
B.改革币制
C.地税改革
D.日本第一条铁路建成通车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题干事件指的是“废藩置县”,发生在1871年,《征兵令》颁布是在1873年,改革币制是在]871年,地税改革是在1873年,日本第一条铁路建成通车是在1872年,解题关键是熟悉事件发生时间。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福泽谕吉提出“天不生人上之人,也不生人下之人”的观点,反映了他 ①接受了西方资产阶级的天赋人权观念 ②反对日本的封建等级制度和伦理道德观念 ③宣传自由平等 ④反对对外扩张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他积极的主张对外扩张,有④的排除掉,故答案为C。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19世纪80年代初,日本明治政府认识到“好事贪功,反而挫折人民自主独立之气势,养成百事依赖政府之风习”,“其弊害大不可测”,进而采取的措施是
A.废除封建领主土地所有制
B.整顿财政金融以改善私人投资环境
C.建立“样板”企业供私人企业效仿
D.将大量的国营企业转让给私人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日本的明治维新。解答磁体的关键是对材料内容的理解。从材料的内容可知,由于“好事贪功,反而挫折人民自主独立之气势,养成百事依赖政府之风习”、“其弊害大不可测”可知日本进而采取的措施是大量的国营企业转让给私人。故D项符合题意,其它选项是错误的,所以应选D。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关于17世纪30年代日本实行锁国政策的史实分析,不正确的是( )
A.吸取中国的经验教训
B.并没有完全割断同外国联系
C.导致了日本的落后
D.造成近代挨打的悲剧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为否定型选择题,可用排除法,A项不符合史实。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95年“公车上书”事件标志着维新派正式形成。他们的政治理想就是在中国建立立宪政治。“君与国民共议一国之政法”,“以国会立法,以法官司法,以政府行?政,而人士总之”。主张在中国实现三权分立,拟订宪法,召开国会,君民共主。如此,可挽救日益加深的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中国的富强指日可待……
一一张岂之《中国文明十五讲》
材料二?在明治维新期间,我们发现了一个奇特的现象。一方面日本全面学习西方,从军事、技术、政治体制一直到生活习惯,日本的精英阶层善于学习,全力促进日本的现代化和西化;另外一方面明治政府在改革过程中出现了许多矛盾和不符合西方现代化模式的改革措施,其改革过程中融入了大量日本本身的传统和文化的因素。
——刘涛《中国崛起第十四:从“万世一系”的宗教神话看日本的崛起》
材料三?对被侵略地区而言,……它原有的文明难以抵御欧洲国家的入侵,要继续生存,就必须进行变革。……在这些国家,由于“传统”和“变革”之间力量对比配置不同,各自的社会、文化态度不同,因此现代化的道路不同,发展的速度也不同。
回答:
(1)依据材料一分析维新派在制度设计上有何创新?又有哪些保留?(4分)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日本明治维新“融入了大量日本本身的传统和文
化因素”的主要表现。(2分)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日两国改革对现代化发展有何不同影响?(4分)
参考答案:(1)创新:实行立宪政治(君主立宪制);实行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2分)
保留:保留了君主的权力和地位。(2分)
(2)主要表现:政治:宪法赋予天皇拥有绝对权力,形成近代天皇制(1分)
文化:宣扬忠君思想、武士道精神,形成对天皇的神道崇拜。(1分)
(3)日本是实现了工业化,建立了君主立宪政体,走上资本主义道路;中国只是在思想观念、社会习俗、教育方面促进了现代化的发展,现代化程度与日本相差很远。(4分)
本题解析:(1)第一问,有关于依据材料一分析维新派在制度设计上有何创新的问题,需要依据材料内容及戊戌变法的史实来分析。材料中的“‘君与国民共议一国之政法’、‘以国会立法,以法官司法,以政府行?政,而人士总之’。主张在中国实现三权分立,拟订宪法,召开国会,君民共主”即是答题点,其中包含着的创新即可以依据中国封建社会的专制主义的特点对比分析即可。有关于有哪些保留的问题,可以依据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特点来分析归纳。
(2)第二问,本题考查日本明治维新的局限性的相关内容。材料中的“另外一方面明治政府在改革过程中出现了许多矛盾和不符合西方现代化模式的改革措施,其改革过程中融入了大量日本本身的传统和文化的因素”即是本题的答题点,依据这些内容来分析整理归纳出答案即可。
(3)第三问,本题考查的是中国与日本在近代改革影响的不同点,注意答案要求的是对现代化发展的影响,主要从对社会进步的推动作用方面来归纳整理。这个问题解决的突破点是两国改革的最终的结果的不同,日本的明治维新是成功的,而中国的是失败,所以这两次改革对于两国现代化的推动力不相同。日本的使其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而中国并没有使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改变,只是在思想政治上起到了启蒙作用。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