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改革开放后,中共中央明确将中共八大作为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开端。这是因为中共八大
A.客观分析了当时的国内形势与主要矛盾的变化
B.实现了工作重心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转变
C.明确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
D.全面总结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经验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工作重心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转变是十一届三中全会,所以B错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是在中国十三大,所以C不正确,全面总结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经验是毛泽东的《论十大关系》,所以D不正确,中共八大客观分析了当时的国内形势与主要矛盾的变化,是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正确探索,所以选A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代议制民主政治的最大好处是
A.是真正的民主,可以保障所有人的利益
B.避免了党派间的斗争,有利于稳定政局
C.避免了不必要的暴力和内战
D.可以限制王权,资产阶级的利益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人类社会是在矛盾冲突中不断向前发展的。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每年10月12日为“哥伦布日”,是一些美洲国家的节日。“是哥伦布,给美洲带来了今天的繁荣”。时任美国总统布什在一年一度的“哥伦布日”高声赞美之时,委内瑞拉总统查韦斯却呼吁取消这个节日。他说,“哥伦布,是人类历史上最大的侵略与种族灭绝的先锋”。
(1)哥伦布最重要的历史活动是什么?在评价哥伦布时,布什与查韦斯为什么会尖锐对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二 技术是经济全球化的基础,“凭借全球性技术(如无线电通讯技术、核武器、洲际运载火箭、计算机网络等)而形成的经济、军事力量,无疑会为掌握这些力量的国家带来巨大利益。准确地说,全球化将处在掌握全球性技术力量的国家主导之下”。
——赵英《技术演变与全球化》
“全球化是发达国家用来打开发展中国家市场的‘敲门砖’,是新殖民主义的一种形式,因此发展中国家应该团结起来,抵制全球化。”
——《发展中国家怎么办:拉美国家的实践》
(2)有人提出,“严格意义上的经济全球化发生在20世纪的80年代末90年代初”。其依据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据材料二指出,对经济全球化有哪两种对立的观点?各自的主要依据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三 有关调查显示,在造成温室效应的温室气体中,有80%是发达国家在最近二百年的发展中排放的。1997年12月在日本京都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大会通过《京都议定书》规定,在2008年至2012年期间,发达国家的温室气体排放量要在1990年的基础上平均削减5.2%。2009年底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大会,由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减排责任、资金支持和监督机制等议题上分歧严重,在最终达成不具法律约束力的《哥本哈根协议》后闭幕。
(4)发达国家为什么“在最近二百年的发展中”排放大量的温室气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根据材料说明,世界各国对应对气候变化有哪些共识和分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历史活动:开辟到美洲的新航路(新航路的开辟)。布什:新航路的开辟将世界的发展由孤立推向统一,推进了人类近代社会发展。查尔斯:新航路的开辟同时也给美洲带来了种族灭绝的灾难。
(2)依据: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两极格局的解体;各国普遍建立起来的市场机制;交通和通讯技术的发展;区域集团化的加强;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
(3)观点一: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依据:技术是经济全球化的基础。
观点二:是发达国家进行新殖民扩张的手段。依据:加大了对发展中国家的掠夺,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间的差距越来越大。
(4)经过两次工业革命,机器大工业确立主导地位,蒸汽机、重工业、新兴化工和石油工业和新式交通运输业的日益发达。
(5)共识:减少排放量,降低对环境的破坏。分歧:在减排责任、资金支持和监督机制等方面。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4、判断题 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体现了古希腊人追求卓越、现世娱乐的民族性格。这种民族性格的核心是
A.建功立业
B.人文精神
C.民主法制
D.忠于信仰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根据材料中的“追求……现世娱乐”可以看出是人文精神的体现。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诗人余光中的《乡愁》表达两岸亲人因不能正常联系而产生的浓烈的思想愁绪,这种局面的改变最早得益于
A.1945抗战胜利,台湾回归
B.1979年的《告台湾同胞书》
C.80年代初三通政策,允许探亲
D.1992年“九二”共识的提出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根据所学,台湾和大陆的关系的改善最初是在80年代初三通政策,允许探亲,其中A当时大陆和台湾之间是敌对态度B当时并没有改善关系C正确,D“九二”共识提出的是“一个中国原则”。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