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填空题 大唐盛世,国力强大,对周边地区产生了文化的辐射力,形成了以中国本土为地理中心、以中国文化为轴心的 ;宋元时期,中国的技术发明 和火药经由阿拉伯人传到欧洲,推动了人类历史进程。
2、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共18分)
材料一:英国学者威尔斯说:“(7-9世纪)当西方人的心灵为神学所缠迷而处于蒙昧黑暗之中时,中国人的思想却是开放的、兼收并蓄而好探求的。”英国科学家李约瑟也说:“中国在3世纪到13世纪之间保持了一个西方所望尘莫及的科学知识水平。”“……现在科技赖以存在的发明一半来自中国……”但他也指出:“欧洲16世纪以后,就诞生出现代科学……而中国文明却没有能够在亚洲产生与其相似的现代科学。”
材料二:下列是关于中国古代科技发明世界地位变化的统计表:
年代
| 科技发明(件)
| 中国
| 世界其他国家
|
件
| %
| 件
| %
|
公元1-400年
| 45
| 28
| 62
| 17
| 38
|
公元401-1000年
| 45
| 32
| 71
| 13
| 29
|
公元1001-1500年
| 67
| 38
| 57
| 29
| 43
|
公元1501-1840年
| 472
| 19
| 4
| 453
| 96
|
16世纪以前,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在世界上占绝对领先地位,特别是隋唐和宋元时期,出现了影响世界历史进程的科技成果。而16世纪以后中西方科技发展则发生了逆转。
请回答:
(1)隋唐以来影响世界的三项伟大科技成果的发明是怎样完成和发展的?(6分)
(2)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归纳中国古代科技高度发达的原因。(5分)
(3)依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6世纪以后中国科技发展的状况(2分),并分析出现上述状况的主要原因有哪些?(5分)
3、选择题 下图是清初意大利传教士郎世宁吸收中西画技之长绘制的《平安春信图》,该画反映了乾隆年轻时与父亲雍正游玩的景象。画面上方有乾隆皇帝自题的一段诗文:“写真世宁擅,绘我少年时,入室幡然者,不知此是谁?壬寅暮春御题。”对此画解读正确的是( )

①该画能佐证清初统治者对汉族文化的接纳
②此画属于吸收部分西洋画技巧的风俗画
③壬寅是清代乾隆皇帝统治时期的年号
④可作为研究当时中西文化交流的直接史料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