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下列对明清时期苏州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政府在那里设的织造局生产的龙袍精美奇巧
B.家庭丝织业成为居主导的生产形式
C.民营丝织业聚集在东城
D.著名的丝织业中心之一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1905年,同盟会出版的《民报》创刊号撇开孔盂老庄,把墨子奉为一代宗师,并刊登了臆想的墨子画像。当时配发的文字介绍,最有可能的是称墨子为
A.中国古代反对民族压迫第一人
B.中国古代关注民生第一人
C.世界第一和平主义大家
D.世界第一平等博爱主义大家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墨子主张兼爱,和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宣扬的博爱思想有类似之处,故选D。A项在墨子思想中无法体现;B项不是辛亥革命的核心目的,核心是推翻君主专制创立民国。C项涉及到墨子的非攻思想,但是和资产阶级革命宣传家的目的关系不大。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百家争鸣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从西周一直延续到战国时期的诸侯国有
A.齐、韩、魏
B.燕、魏、赵
C.楚、燕、赵
D.齐、燕、楚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4、选择题 近年在汉堡发现了一本在1691年出版的《论语》英译本。该书译自法译本,法译本译自拉丁译本。书的前言中说“这位哲学家的道德是无限辉煌的”。对以上的信息解读不正确的是
A.孔子的思想在欧洲得到推崇
B.《论语》曾在欧洲以多种语言流传
C.该译本出现在“西学东渐”时期
D.当时中国政府重视对欧洲宣扬中华文化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从书名《论语》和“这位哲学家的道德是无限辉煌的”可知讲的是孔子,故A项本身是正确的;C项的“西学东渐”时期应为明末清初的那次西学东渐,时间上与题干中的1691年吻合,这个时期的中西文化交流也使得C项描述的状况具备可能性;B项可以直接从题干中解读出来。因此BCD均正确。此时期中国文化的外传主要是西方传教士把中国的文化介绍到西方,而不是当时中国政府的宣传。因此D错误,故选D。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儒家思想在西方的传播。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历史上一个巨大变革的时期。下列现象出现在这一时期的包括()
①官府垄断手工业的局面被打破
②个体农业出现
③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④官府垄断商业的局面被打破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