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新史学倡导者鲁滨逊强调:“(历史)可以被用来解除对各种生疏不明情况的迷惑……这并不是因为我们的过去会给我们提供行动的先例,而是因为我们充分理解了过去,便可以充分的理解现状,我们的行动就是建立在这样基础上面的。”他认为学习历史的主要目的是
[? ]
A.“复原”过去,指引未来
B.鉴于往事,资于治道
C.理解现实,把握发展方向
D.加强对人们的思想控制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杨进涛在《袁世凯窃国误解一百年》中有一段记载:“参议院在致袁世凯的电报中说‘查世界历史选举大总统,满场一致者,只有华盛顿一人。公为再现。同人深幸公为世界之第二华盛顿。……’”你认为这段记载
[? ]
A.是假的,袁世凯窃取了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
B.是真的,因为它是参议院发出的电报
C.可能是真的,在影视作品中有类似说法
D.可能是真的,要查阅同时代的其他历史记载是否有类似说法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20世纪中国音乐考古史上的一次伟大发现是指
[? ]
A、河南舞阳新石器时代早期墓葬出土的骨笛
B、西安半坡遗址出土的陶埙
C、湖北随县曾侯乙墓出土的青铜编钟
D、唐朝的《霓裳羽衣舞》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某学生在档案馆读到上海《民立报》辛亥九月十九日的一则报道,题目为《浙江敢死队之壮观》:“浙江革命军之编制皆以敢死队为先锋,然后继之以各路新军。敢死队之编制共分五队,以蒋介石为指挥官,队员出入于弹雨之中,而无惧色。”这则报道①是珍贵的史料②是在吹捧蒋介石,不具备史料价值③经考证无误后,可作为研究蒋介石的史料使用
[? ]
A.①正确②③错误
B.②正确①③错误
C.①③正确②错误
D.③正确①②错误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周衰,戎狄错居泾渭之北。及秦始皇攘却戎狄,筑长城,界中国,然西不过临洮。汉兴至于孝武,事征四夷,广威德,而张骞始开西域之迹。
——《汉书·西域传》
材料二 1934年,中瑞西北考察团在罗布淖尔孔雀河下游发掘小河五号墓地(距今近四千年前),采集到近500粒白色小珠,后经科学检测,小珠所用材料为海菊贝壳,这种海菊贝只见于我国东南部沿海海域。20世纪70年代,在河南安阳殷墟发掘的妇好(商王武丁之妻)墓中,出土玉器共756件。经对其中约300件玉器进行分析,大部分属青玉,白玉较少,青白玉、黄玉、墨玉更少。这几种玉料大体上都是新疆玉,其中三件小型玉雕的材质被鉴定为新疆和田羊脂玉。
——摘编自苗普生等主编《新疆史纲》等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张骞始开西域之迹”的观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一为古籍文献资料,材料二出自考古资料。如何认识考古资料与文献资料之间的关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根据材料一,西域地区与中原地区直接的政治、经济、文化联系始于张骞;材料二表明西域地区与祖国内地某种形式的经济文化联系在张骞之前就已存在。
(2)考古资料可以印证、丰富、改变人们从古籍文献中已获得的认识。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