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1851年至1853年春,太平天国正确的进军路线是
A.金田→武昌→长沙→永安→南京
B.金田→永安→长沙→武昌→南京
C.金田→永安→扬州→南京→上海
D.金田→永安→长沙→南昌→南京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2、选择题 孙中山评价某一历史事件时说:“洪氏之覆亡,知有民族而不知有民权,知有君主而不知有民主。即使成功了,也不过是历史上的又一个封建王朝而已。”他说的是
A.七国之乱
B.胡惟庸案
C.太平天国
D.义和团运动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分析题干材料,“知有民族而不知有民权”指这场运动反对的是一族对另一族的统治,而且没有提出人民主权问题,“知有君主而不知有民主”说明其试图建立的制度仍然是封建王朝模式,再从“洪氏”这一词语可判断指的是近代中国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答案C。
考点: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点评:此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判断能力,当然必须在熟练掌握基础知识的前提下解题。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天朝田亩制度》与《资政新篇》的相同之处是
A.反映了农民的迫切愿望
B.是农民革命实践的产物
C.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
D.迫于形势未能真正实施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天朝田亩制度》反映了农民阶级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强烈愿望,但并没有真正实行过;而《资政新篇》主张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可以说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但它不是农民革命实践的产物,没有反映农民最迫切的愿望和要求,所以它根本没有实行。
本题难度:困难
4、选择题 五四运动的最主要贡献在于
A.促使北洋军阀政府释放被捕学生
B.促成中国人民新的觉醒
C.促使北洋军阀罢免三个卖国贼的职务
D.迫使北洋军阀政府拒绝在对德和约上签字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题中强调的是“最主要贡献”,经辨析可知A、C、D三项都是其贡献,但最主要的贡献则是促使中国人民思想的觉醒,为今后民主革命新发展奠定基础。而A、C、D三项的贡献是当时的。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下列对“尊王攘夷”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尊王”是指尊奉天皇
B.“攘夷”是指赶走外国侵略者
C.其核心力量是中下级武士
D.明确提出了推翻幕府统治的要求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