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历史答题模板《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在线测试(2019年最新版)(二)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依据材料中“故天子诸侯之传世也,继统法之立子与立嫡也,不以此易彼者,盖惧夫名之可藉,而争之易生,其弊将不可胜穷。”的信息可以判断出嫡长子继承制的优越性,故选D项。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黄仁宇在《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中认为:“第一帝国”(秦汉)的政体还带贵族性格,世族力量强大;而“第二帝国”(隋唐宋)则大规模和有系统地科举墩士,造成新的官僚政治,而且将经济重心由华北的旱田地带逐渐转移到华南的水田地带。“第二帝国”与“第一帝国”相比主要的区别是( ) |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从材料可知,“第一帝国”(秦汉)时期主要是形成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当时中国的政治经济中心都在北方地区。而“第二帝国”(隋唐宋)时期,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发展为完善的三省六部制,经济重心逐渐南移,从而造成中国政治结构和经济结构的变化。故应选D。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政治结构的变化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下图为《孔子世家谱》。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家谱实际上和中国历史上的哪一制度密切相关
A.宗法制
B.分封制
C.君主专制
D.郡县制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宗法制度。根据材料“《孔子世家谱》”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家谱与血缘有关,这体现了宗法制度。所以答案选A。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宗法制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24分)黄河三角洲地处山东半岛与辽东半岛环抱的地理中心,是环渤海经济圈与沿黄河经济带交汇点。黄河三角洲的开发建设,有利于资源的全国性优化配置,使其成为新的经济增长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齐鲁”和“山东”都是历史上形成的地理名词,今天看来,二者所指地理范围完全一致,可以通用。
——据中华五千年网·齐鲁文化
(1)材料一中说“齐鲁”和“山东”两
个地理名词可以通用。山东称为“齐鲁大地”与中国古代什么时期的什么制度有关?(4分)
材料二 “世界文化遗产·曲阜孔庙孔林孔府”纪念币(见右图)
(2)孔府、孔庙、孔林(简称“三孔”)成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原因是什么?(4分)
材料三 中国文化具有博大的胸怀和超越时空的影响力,在全世界广泛地传播。他的力量无比庞大。中国文化影响力之大与孔子思想中的进步因素在文化事业方面所做的贡献是分不开的。
——英籍华人作家韩素音
(3)材料三中,韩素音高度评价了“孔子思想中的进步因素”,请指出孔子思想中的进步因素及其产生的历史背景。(12分)
材料四 从2004年第一家孔子学院在韩国开学至今,目前世界上已经有282所孔子学院和241个孔子学堂。
——《世界知识画报》2010年第2期《中国风过境》专题
(4)结合国际国内形势,分析当今儒学得到弘扬的原因。(4分)
参考答案:
(1)西周(2分)的分封制(2分)
(2)①“三孔”与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有直接、密切的关系,孔子创立的儒家思想对中国传统文化以及世界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②“三孔”规模宏大,特色鲜明,历史悠久,保护良好,具有无可替代的文化价值。(4分)
(3)进步因素:①提倡“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主张以爱人之心调解与和谐社会人际关系;②主张“以德治民”;③提出可以“损益”旧章法(政治上主张逐步改良)④提出“有教无类”(主张教育公平)。(8分)背景:孔子生活于春秋晚期。当时,中国正经历着社会的大变革,政治、经济、文化领域中的旧势力旧制度趋于崩溃瓦解,众多新因素萌生、发展。(4分)
(4)①当今世界并不太平,儒家的“仁”、“和为贵”、“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主张为化解各种矛盾、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思想依据。②改革开放后,中国的国际影响力扩大,国外研究中国文化的兴趣日益浓厚。(4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历史题《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