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下列各项不能准确表述经济体制改革前我国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因素的是
A.政企不分,企业缺乏自主权
B.计划经济体制对经济活动有一定程度的限制
C.分配中平均主义的倾向严重
D.农村土地所有制不利于调动生产积极性
2、判断题 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任选一个历史阶段,概括巴西和中国在经济发展历程中的相似之处(6分)。简述巴西,中国等发展中国家的崛起,对世界产生的影响。(4分)
3、判断题 英国前驻华大使、邓小平传记作者理查德·埃文斯爵士说:“邓小平是一位伟大的人物,是20世纪下半叶世界上一位伟大的政治家,他确立了中国持续发展的前进方向。”邓小平确立的方向包括?
①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②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③“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④“一国两制”推进祖国和平统一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4、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95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明确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农民阶级的土地所有刺,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力,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材料二:1953年12月中共中央作出的《关于发展农业生产舍作社的决议》指出:“引导个体农民经过具有社会主义萌芽性质的互助组,到土地入股、统一经营的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初级社,再到生产资料归集体所有、完全实行按劳分配的社会主义性质的高级社,就是中国农业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到1956年底,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原本计划用三个五年计划完成的事情,现在不到一个五年计划就提前完成了。
材料三:1958年8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北戴河会议作出了《关于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问题的决议》,指出在目前形势下,建立人民公社“是指导农民加速社会主义建设,提前建成社会主义并逐步过渡到共产主义所必须采取的基本方针”,并认为“共产主义在我国实现,已经不是什么遥远的事情了。”
材料四:1982年1月1日,中共中央发出第一个“一号文件”,对迅速推开的农村改革进行了总结,明确指出包产到户、包干到户或大包干“都是社会主义生产责任制”,并对当年和此后一个时期农村改革和农业发展作出了具体的部署。之后,连续4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都是关于农村政策的。这五个“一号文件”,在中国农村改革史上成为专用名词一一“五个一号文件”。
请结合材料指出我国在不同时期实行的农村政策及其所产生的影响,并分析党和政府关心农民生活、重视农业发展的主要原因。
5、判断题 “元璋故里涌春澜,十八农夫划地田。歃血为盟求腹饱,签押作证避囚牵。”其中的“划地田”是指
A.土地改革
B.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C.人民公社化运动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