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历史知识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考点预测(2019年押题版)(三)
2、选择题 荀子说:“礼者,法之大分,类之纲纪也”,“非礼,是无法也”。据此可知 |
3、综合题 (原创)(1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孟子 | 朱熹 | 黄宗羲 |
“王如施仁政於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 | “天下国家之大莫过于恤民……恤民之本,则又在人君正其心术以立纲纪而已矣。” | “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子亦遂不敢自为是非,而公其是非于学校。” |
4、选择题 马基雅维利在《论李维》第一篇里说:“人们从来不会按照自己的利益做任何善事,除非是某种强制性的力量驱使他们去这么做。”还说:“饥饿和贫困使人勤劳,暴力的惩戒使人善良,使得人们达到善和正义的,正是强制的力量。”与其在人性论观点方面最相似的是
A.孔子
B.孟子
C.李斯
D.苏格拉底
5、综合题 日本学者儿岛献吉郎在其《诸子百家考》中说:“……孔子之道,远传于四域之外。东经朝鲜,波及日本,南则风靡于安南(越南)……又流行于欧美……就全世界观之,《论语》之价值,已与《新约全书》竞胜。”
请回答:(1)概述:在孔子的理论中,怎样才能达成和谐的社会关系?(3分)
(2)孔子身后的几位儒家代表人物都对孔子开创的儒学作了继承和发展。其中包括明确提出“民本”思想的 A ,主张“礼法兼治、王霸并用”的 B ,以及倡导“君权神授”的 C ,还有指出“明天理,灭人欲”的 D 。(4分)
(3)以上所给材料是如何评价“孔子之道”在人类文明进程中的地位的?(2分)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历史答题模板《中国特色社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