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下图是《柏林日报》刊登的一则广告。这则广告出现于

A.古罗马时期
B.15世纪以前
C.15世纪
D.16世纪以后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对宗教改革内容的理解。教会的牧师刊登征婚广告,可以结婚。这一现象应发生在欧洲宗教改革后,故选D。
考点:宗教改革
点评:发生在十六世纪的西欧宗教改革运动,树立起了人的权威与尊,摧毁了教会这个上帝在人间的最大权威,推翻了神权对人世的统治,促进世俗国家权力的恢复,重新唤醒民族意识,培养了资本主义精神,并且孕育了近代科学。对资本主义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本题难度:困难
2、选择题 日本学者认为,1540?-1610年间,世界科学技术的中心在意大利。这个时期意大利科技发展的主要条件是
A.文艺复兴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B.新航路开辟开阔了人们的视野
C.宗教改革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D.意大利是当时世界最富有地区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古希腊智者学派认为“人是万物的尺度”,强调人存在的价值和意义。这种观念蕴含的文化精神是
A.蒙昧主义
B.禁欲主义
C.人文主义
D.浪漫主义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人是万物的尺度,人是万物存在与否的标准,以人为中心,由题干中的“强调人存在的价值与意义”分析也可知这是人文主义,C项正确;AB项是宗教思想;浪漫主义是文艺的基本创作方法之一,与现实主义同为文学艺术上的两大主要思潮,D项排除。故选C项。
考点:人是万物的尺度
点评:人文主义还可以通过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等思想来考查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右图是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的宗教画,它所表现的时代特征是

A.倡导民主精神
B.宣传宗教改革
C.表现人性
D.强调人权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著名的宗教“叛逆者”修道士萨伏纳罗拉对当时权贵的横征暴敛、鱼肉人民等罪恶行径进行无情的揭露,并且提出了改革时弊的要求。1493年,萨伏纳罗拉被教皇逮捕并处以火刑。这使米开朗基罗的心灵受到很大震动。1498一1500年间,当他能接受订件独立创作时,第一件完成的成功之作,就是这尊《哀悼基督》,他在基督的形象上添上了萨伏纳罗拉的影子,表现了人性之美。
本题难度:困难
5、选择题 “它破除了对权威的信仰,却恢复了信仰的权威;他把僧侣变成了俗人,但又把俗人变成了僧侣”一上材料反映的思想是
A.因行称义
B.因信称义
C.人非工具
D.理性至上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分析题干,“把僧侣变成了俗人,但又把俗人变成了僧侣”是指教徒可以通过自己的信仰直接和上帝联系,而不通过僧侣这个中介,即“因信称义”。而“因行称义”是指教徒只有依靠以教皇为首的教阶制度和复杂的圣礼,参加教会组织的各种宗教活动,才能得救。只有教皇和主教等神职人员才能和上帝直接沟通。这与题干思想是相违背的,而C和D和题干阐述是内容没有关系,答案B。
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
点评:此题难度较大,主要考查学生对因信称义和因行称义的认识和理解,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