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新文化运动时期,新派诗人刘大白的《卖布谣》这样写道:“土布粗,洋布细,洋布便宜,财主欢喜。土布没人要,饿倒哥哥嫂嫂。”这首歌谣反映的实质是
A.中国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B.自然经济已经完全解体
C.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异常艰难
D.外国资本主义入侵中国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材料反映了鸦片战争后质优价廉的洋布大量涌入中国市场,对中国传统的手工业造成巨大的冲击,导致中国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反映的实质问题是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故选A。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宋明理学与先秦儒学相比,有哪些重大发展?
①完成了理论化、思辨化的过程 ②倡导“经世致用”学说
③吸收了佛教和道教的思想?④具有浓郁的人文主义精神
A.①②③④
B.①③
C.②④
D.①②③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汉武帝之后儒学之所以逐渐成为主流思想,原因有?
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实施?②儒家经典被国家规定为学校教科书?
③中央太学的设置?④地方教育系统的初步建立
A.①②
B.①③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是考查学生儒学逐渐成为主流思想的原因。根据所学知识得出汉武帝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选项中的①②③④都是。所以选D。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世界银行前首席经济学家约瑟夫·斯蒂格利认为:全球化并没有为世界上大多数穷人服务,也没有为环境服务,更没有为全球稳定服务。得出这一结论的依据之一是?
A.全球化推动了世界贸易规范化
B.全球化推动了世界经济格局多极化
C.全球化增加了发展中国家经济风险
D.全球化促进了国际经济资源的优化配置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纵观整个材料不难发现,“全球化并没有为世界上大多数穷人服务,也没有为环境服务,更没有为全球稳定服务”,意在说明此题是在考查全球化的不好的一面,而ABD三个选项都是在论述全球化好的一面,所以本题答案当然是C.全球化增加了发展中国家经济风险 。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20世纪50年代,欧洲的联合开始于
A.政治领域
B.军事领域
C.经济领域
D.文化领域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1951年成立欧洲煤钢共同体,标志欧洲经济一体化的开始;
(2)1957年签定《罗马条约》建立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罗马条约》的签定是欧洲经济一体化的一个重要里程碑;1993年,欧洲联盟成立,标志欧共体由经济实体向政治实体过渡;(3)1999年,欧盟单一货币欧元(欧元成为欧元区单一流通货币)正式问世。因此选C。
点评:从欧共体到欧盟的发展,欧洲的联合有哪些实质性的变化:
性质上:由一个以经济合作为主的组织转变为一个具有经济和政治双重性质的组织。
内容上:由经济合作扩大到政治、经济、军事一体化。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