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社会学家费孝通说:“穿制服的,穿工装的,穿短衫的,穿旗袍的,穿西服的,穿长袍的,还有一位戴瓜帽的……这许多一望而知不同的人物,而他们会在一个会场里一起讨论问题,在我说是生平第一次。……代表性呀!北平住着的就是这许多形形色色的人物……试问英美哪一个议会能从普选中达到这样高度的代表性呢?”据此,这些代表参加的会议是( ? ) ?
A.中华民国独立各省的第一次代表会议
B.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C.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届第一次会议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著名诗人余光中在《乡愁》中写道:“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造成这种局面的历史根源是
[? ]
A.甲午中日战争的恶果
B.国共两党内战的遗留问题
C.以美国为首的外国势力的干涉
D.“台独”势力的破坏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1950年4月13日,周恩来在全国统战工作会议上说:“我党中央从来没有直接向中央人民政府下过命令。中央人民政府颁布的法律命令都是党的创意,许多重要的文告都是先由党拟定初稿(不经过党的准备、考虑,是没有的),然后经过政协全国委员会或政务院讨论通过。”以上材料说明
①中国共产党领导着国家政权②建国初期,党在处理党政关系问题上比较慎重
③建国初期就已经出现以党代政的现象④中央人民政府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
[? ]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中国内地公映的影片《建国大业》,以第一届全国政协会议的筹备为主线,讲述了从
抗日战争结束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的历史过程。下列事件不可能出现在影片中的是
A.重庆谈判
B.七届二中全会
C.北平解放
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政治建设。第一届全国人民政协会议是在1949年9月召开的,据此分析选项。A项在1945年8月至10月,B项在1949年春天,C项在1949年,D项在1954年。因此选D。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中,有三名民主党派人士,分别是民革的宋庆龄、李济深和民盟的张澜。这说明中央人民政府是
A.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联合政府
B.新民主主义性质的民主联合政府
C.共产党不居于领导地位的政府
D.实行多党制的政府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新中国成立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其政权性质是新民主主义的民主联合政府,即共产党与民主党派联合执政,但共产党仍然居于领导地位,其他党派是执政党而非在野党,所以答案选B,A C D三项说法错误不符合史实。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