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对中国古代“人与自然”关系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陶渊明的田园诗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关系
B.唐诗“忆昨深山里,终朝看火耕”反映的现象不利于生态平衡
C.古代洞庭湖地区围湖造田,对生态坏境产生不利影响
D.董仲舒的天人感应学说完全没有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
2、选择题 明清之际出现了一股反封建的思潮,根本原因是
A.政治的腐败
B.人民的反抗
C.商品经济的发展
D.程朱理学的因循守旧
3、选择题 “仁”的思想在先秦时期的进步意义主要是
A.满足新兴地主阶级的政治需要
B.抑制统治者的暴政
C.成为各国变法的理论依据
D.奠定“非攻”主张的思想基础
4、选择题 清初学者唐甄说:“为政之道,必先田市……农不安田,贾不安市,其国必贫。”以上思想产生的根源是
A.商品经济的发展
B.小农经济的繁荣
C.巩固统治的需要
D.外国商品的冲击
5、选择题 战国时期商鞅主张重农抑商,明末清初黄宗羲主张“工商皆本”。根据他们各自所处的时代条件,正确的评价是
A.都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
B.都有利于封建统治
C.都阻碍了历史进步
D.都具有民主色彩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