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35分)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组成部分。我国各民族团结进步是中华民族的生命所在、力量所在、希望所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第三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是统一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一律平等。禁止对任何民族的歧视和压迫,禁止破坏各民族团结的行为。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都有保持或者改革自己的风俗习惯的自由。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
材料二 ?1981年9月30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叶剑英发表谈话,具体阐述了和平统一祖国的“九条方针”,指出:“国家实现统一后,台湾可作为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的自治权。”
⑴当前,我国有五大省级民族自治区,成立最早的是哪一个?(2分)
⑵材料一中的“自治”与材料二中的“自治”有何异同?(9分)
参考答案:⑴内蒙古自治区。(2分)
⑵相同:都享有自治权,都是中央政府管辖下的地方行政区域,不具有任何独立主权实体的性质。(3分)
不同:①自治程度不同:特别行政区有高度的自治权,而民族自治区有“一定的自治权”。
②社会制度不同:特别行政区实行资本主义制度,民族自治区实行社会主义制度。
③解决的问题不同:特别行政区是为了实现中国和平统一而设立的,民族自治区是为了解决民族问题,实现各民族管理本民族事务的愿望而设立的。(6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未经检讨反省的生命是没有生存价值的生命。”表明苏格拉底
A.探讨人类社会,开创希腊哲学的新方向
B.强调生命的伟大意义、决定作用
C.追求美德、教化人民、改善人类的灵魂
D.主张不断认识自我,追求生命真谛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苏格拉底认为没有经过自我反省的生命是没有生存价值的,即强调人要不断认识自我,通过对知识的学习逐渐认识自身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因此答案为D项。A项与材料无关,B、C两项不能准确反映题目材料包含的信息。
点评:苏格拉底倡导“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提出“美德即知识”;提出善是人的内在灵魂,指出教育对美德同样的重要。苏格拉底对人性本身的研究,是人类精神觉醒的重要表现,它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儒家经典著作之一《尚书》中最早提到“民主”一词,认为:“天惟时求民主,乃大降显休命于成汤。”含义是说暴君夏桀残民以逞,不配做民之主,推翻夏桀的成汤才是民主。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A.文中的“民主”,实即做民之主,与君主同义
B.肯定了成汤革命是推翻暴虐之政的举动
C.其“民主”内涵与近现代“主权在民”相吻合
D.儒家“民本”思想绝无现代民主思想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尚书》是儒家经典,主要是为封建统治提供治国方法,其“民主”内涵与近现代的“主权在民”不相吻合,故答案选择C项。材料的“民主”是人民的主人,即君主,故A项正确;材料中肯定了成汤革命是推翻暴虐之政的举动,故B项正确;儒家民本思想没有现代民主思想,故D项正确。
点评:古代中国的民本思想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1)其主要内容:第一,孔子的思想:“仁”的学说,以德治民的政治思想;第二,孟子的民本思想:“民为贵,君为轻”,“仁政”,给农民一定的土地,不侵犯农民的劳动时间,放宽刑罚,减轻赋税;第三,荀子的“舟水说”。(2)其形成的原因:第一,奴隶制瓦解,封建制形成,劳动者的社会经济政治地位得到提高;第二,对夏商周诸王朝兴亡的历史经验和教训的总结和思考;第三,春秋战国时期的知识分子,在对现实社会动荡、人民苦难的忧思中,寻求拯救社会、拯救民众之路。(3)其影响:第一,为封建统治者接受并成为其统治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二,有利于给劳动者创设一个相对宽松的社会生产环境,从而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第三,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维护政治安定和国家统一;第四,影响着后世的政治和社会生活,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精神的一份珍贵遗产。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知识经济的特点主要有
①以现代信息技术等高科技为物质基础?②以信息产业为主导?③主要动力是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④低污染、低消耗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注意选项的全面。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孩提知爱长知钦,古圣相传只此心;大抵有基方筑室,未闻无址忽成岑。”与材料观点一致的是
A.万物源于“天理”
B.心即理也
C.存天理,灭人欲
D.经世致用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材料的大意是:人有天赋道德之心,自古圣贤相传的也只是这种本心。将精力花费到注解诠释古代经典上,以探求精微大义,只会使人迷惘。这属于陆王心学的观点,故选B。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