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近代以来引起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原因有
①西方思想文化的传人 ②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③资产阶级改革和革命的影响 ④中国人善于学习和借鉴
[?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鲁迅先生说:“中国社会上的状态,简直是将几十世纪缩在一时:自油松片以至电灯,自独轮车以至飞机,自镖枪以至机关炮……都摩肩挨背的存在着。”材料不能反映出中国近代
[? ]
A.学习西方的渐进性
B.物质文化的多元性
C.社会生活的包容性
D.社会生活的多样性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文化的创新传承与交流融合是人类社会不断前行的航标和精神动力。?
材料一?鸦片战争后,通商口岸的洋布洋装逐渐进入城市居民生活。辛亥革命期间,青年学生率先剪掉象征清王朝的辫子,表示反对封建专制的决心,经过改制的中山装受到维新人士的欢迎。20世纪20、30年代,服饰有了更大变化:穿洋装是一大时尚,这不能简单地归于崇洋的倾向。民主制的确立激励了人们对西方民主社会的向往,人们认为建立新的生活方式代表社会的前进方向,洋装是文明的象征,受到人们的喜爱。社会实践的结果是,洋装在中国的流行,并未取代中国服装,而是促进了中国服装的改良。中山装的出现,就是中西合璧的产物。女性服装一改宽大直筒式的满装,依照西方的人体曲线美加以剪裁,演变成今日的旗袍:这都是沿用西式服装的审美和价值观念,结合中国传统的某些形制而创作的新服饰,可谓西体中用最成功之作。一些先迸的思想家们把个人安排生活的自由视为个体自由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神圣不可侵犯的个人权力。个性解放的呼声与商品经济的发展,刺激了人们在穿着打扮上追新求异,西装革履,长袍马褂,真正开始了服装自由穿着的时代。
——选自人教社《历史》必修2教师用书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以鸦片战争后人们衣着服装的变化为例分析中国近代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原因。
?
材料二?在上个世纪70年代中后期经济全球化刚刚起步之时,中国开始……上个世纪90年代初经济全球化潮流真正形成之时,中国……本世纪初经济全球化加速扩张之时,中国……在近三十年经济全球化发展过程中,中国踩着历史的节奏,每一步都没有落空。
(2)结合材料四和所学知识,指出新时期中国在世界文明影响下出现的新变化:从中我们可以总结出哪些认识?
?
参考答案:(1)变化原因:①西方国家对中国侵略的客观影响。鸦片战争后,西方国家把西力‘生产和生活方式移植过来。②政府政策的影响,特别是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一系列改变传统社会风气的政令。③近代工商业发展的影响。④西方民主思想的影响。民主平等思想的传播和资产阶级革命的发展,都冲击着旧生活方式,促进社会生活的演变。⑤先进的中国人主动吸收西方文明。?
(2)三个节奏:①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中国逐步融人世界;②1992年,中共十四大,做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决策;③2001年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进人21世纪中国成为拉动世界经济增长,影响世界经济格局,推动全球化进程的重要力量。?
认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坚定不移地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一切从符合中国国情的实际出发);顺应世界潮流,抓住发展机遇。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番菜争推一品香,西洋风味睹先尝。刀叉耀眼盆盘洁,我爱香槟酒一觞。”这一情景在上海最早可能出现于?
[? ]
A.明朝
B.清朝
C.民国
D.新中国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美国经济学家弗理德曼访问中国后写道:“1988年,街道上的色彩与服装明显多元化,与此伴随的,则是经济增长与发展的明显迹象。农业改革效果十分明显……私营企业有所发展……得到允许的、有限的经济自由已经在改变中国的面貌。”这说明当时的中国
[?]
A.私有经济主体地位上升
B.农民获得了土地所有权
C.市场经济体制逐步确立
D.改革开放改变着社会面貌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