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二战后,新加坡和韩国社会的经济都曾出现过高速增长的繁荣景象。从生产力发展的角度考虑,其根本原因在于( ? )
A.制定了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
B.实现了产业结构的更新换代
C.普遍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D.劳动者的素质普遍得到提高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董仲舒认为“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反映了“天人感应”的思想 ②意图是规劝皇帝要行仁政
③带有浓厚迷信思想 ④为维护君主的统治服务
A.①②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说明了董仲舒“天人感应”的思想内涵,结合所学的知识可以判断①②③④说法正确,符合“天人感应” 思想特征,故答案选D。
点评:董仲舒是汉代儒家的代表人物。他把诸子百家中道家、法家和阴阳五行家的一些思想糅合到儒家思想中,形成了新的儒学体系。为了加强君权,董仲舒宣扬“君权神授”。他提出了“天人合一”和“天人感应”学说。还提出了“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和仁、义、礼、智、信五种为人处世的道德标准,后人归纳为“三纲五常”。?不仅开启了儒学的神学化之路还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下列史实中哪些有可能是真的?①清末民初,中国报纸上出现征婚广告②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已经拥有自己制造的汽车?③民国时期,西装和中山装已经完全取代长袍马褂成为中国男子的主要服饰?④1949年,部分北京居民可以在家通过电视观看开国大典。
A.①
B.①②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②错误,新中国成立后,一五计划期间,中国开始拥有自己制造的汽车;③错误,不能说完全取代长袍马褂;④错误,1958年,北京电视台开始试播,标志中国电视业的诞生。因此排除后选A.
点评:组合型选择题是多项选择题的变形,考查角度有两种,一是将同一历史时期或同一历史事件影响下的知识进行归类组合,此类题的跨度不大,但分析的深,角度多,考查学生分析理解和发散性思维的能力。二是将不同历史时期的同类知识进行归类,此类题分析程度不深,但时间、空间跨度大,主要考查同学们的归纳和比较能力。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东西方先哲的思想,有的倾向哲理思辨,有的倾向实际功利。其中贯穿着讲求实际功利精神的是
①墨家学派的诉求?②王阳明心学的主旨
③智者学派的主张?④百科全书派的共同追求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墨家的基本思想主要有:兼爱、非攻、尚贤、尚同、天志、明鬼、非命、非乐、节用、节葬。王阳明的“心学”主要强调,“知行合一”“心即理”的观念。智者学派的核心主张是“人是万物的尺度”。百科全书派的核心是以狄德罗为首的唯物论者,他们反对封建特权制度和天主教会,向往合理的社会,认为迷信、成见、愚昧无知是人类的大敌。综上所述,A选项正确。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阅读1934年长江流域四大航运公司轮船吨位数(百分比)对比示意图。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外国控制并垄断中国的内外贸易
B.中国水运交通近代化开始起步
C.洋务企业在列强排挤竞争中求生
D.外国资本扩张制约中国社会发展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题目所给时间是在1934年,所以排除BC,单单根据长江流域四大航运公司轮船吨位数(百分比)对比示意图不能得出A,所以选择D。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