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19世纪末20世纪初,亚洲兴起新型民族解放运动从根本上说反映了
A.阶级政党的建立
B.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
C.民族资产阶级要求为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扫清道路
D.帝国主义侵略加剧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亚洲民解运动原因有内因和外因,根本原因应从内因角度找,故排除C、D项,A项不符史实。对照时间和限定词“新型”理解,之所以“新” 实际上是与19世纪中期“亚洲革命风暴”相比,指亚洲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化,产生了资本主义经济,民族资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 材料一 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此四事者,富强之大经,治国之大本也。……试观日本一国,与西人通商后于我,仿效西方亦后于我,其维新之政为日几何,而今日成效已大有可观……
——孙中山《上李鸿章书》1894年6月
? 材料二 革命为唯一法门……我们必须倾覆满洲政府,建立民国。革命成功之日……废除专制,实行共和。
——孙中山1903年12月的一篇演说词
?材料三 1923年12月17日北京大学25周年纪念日民意测验的部分结果

——张静如等《中国现代社会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孙中山上书李鸿章的目的。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二中孙中山改造中国的方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变化的原因并指出其最大成果。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概括材料三中每项调查结果所体现的主流民意,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并概述其影响。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上述材料反映了孙中山先生怎样的可贵精神?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仿效日本,学习西方,进行变法。
(2)变化:由和平改良转变为暴力革命。原因:资产阶级维新变法运动失败,和平改良的道路行不通;
20世纪初,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成果:推翻清朝统治,结束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3)主流民意:国民革命是最重要的救国方案;苏联对中国的积极影响已超过美国;列宁、孙中山在人民心目中占有重要地位。原因:南方革命的影响;俄国十月革命在中国的传播;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促进人们思想解放;军阀的反动统治。影响:国共两党实现第一次合作,掀起轰轰烈烈的国民大革命。
(4)以国家民族发展为己任;与时俱进的革命精神。(答出其中一点即可)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3、判断题 凯末尔政府的改革,使土耳其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其显著的表现是( ? )
A.实现了土耳其政治生活的世俗化
B.提高了妇女的社会地位
C.以赎买方式收回外资控制的企业
D.使土耳其成为该地区识字率最高的国家之一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15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孙中山、甘地都被本国人民尊为“国父”,都为民族独立国家富强进行了不懈努力。
材料一?今者中国以千年专制之毒而不解,异族残之,外邦逼之,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殆不可以须臾缓。……吾国治民生主义者,发达最先,睹其祸害于未萌,诚可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
——《民报——发刊词》
材料二?“中国革命已经十三年,现在得到的结果,徒有民国之年号,没有民国之事实…… 所以革命事业,就是救国救民。我一生革命,便是担负这种责任。”
——1924孙中山在黄埔军校的演讲
材料三?第五十五届的奥斯卡颁奖典礼上,最出风头的影片是获奖八项的《甘地传》,而最出风头的人物是作古多年的印度国父——甘地。因本片而得奖的多位领奖人,上台后强调的一句话就是:真正应该获奖的是甘地本人。
材料四?人类的公正不是建立在暴力的基础上,真正的公正是建立在自我牺牲、道义和无私奉献的基础上的。……我相信非暴力这种武器属于最强者。我相信,一个最坚强的战士才敢于手无寸铁,赤裸着胸膛面对敌人而死。这就是不合作的非暴力的关键所在。我们要坚持非暴力的不合作义,……?
——甘地《论不合作》(1919年11月)
材料五? 1894年,孙中山上书直隶总督李鸿章,提出革新政治的主张,但遭到冷遇。孙中山由此感悟到“和平方法无可复施”。
材料六? 1893年以后到22年中,甘地将印度教派的仁爱、不杀生主张同《圣经》《古兰经》中的仁爱思想结合起来,逐渐形成了“甘地主义”的思想。
——以上两则材料均引自人民版《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材料一指出当时中国面临的困境?材料所说的“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是怎样实现的?(3分)
(2)根据材料二,中国革命13年来,为何“只有民国之年号,没有民国之事实”?孙中山在此期间进行了哪些重大斗争?其目的是什么?(4分)
(3)如何理解材料三中所说“真正应该获奖的是甘地本人?”(4分)
(4)根据材料四、五、六,孙中山和甘地在领导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的道路(指导思想)上有何不同?比较分析影响两者走不同道路的原因。(4分)
参考答案:(1)满清专制统治,帝国主义的侵略;发动辛亥革命。(3分)
(2)袁世凯篡夺辛亥革命的果实,建立北洋军阀专制统治;(1分)二次革命、护国运动、护法运动、第二次护法运动;(以上史实答出两点即给2分)捍卫民主共和。(1分)
(3)史实:甘地领导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反对英国殖民统治,争取印度民族独立;努力消除教派矛盾。(2分)
影响:增强印度人民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沉重打击了英殖民者,推动了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为印度独立发挥巨大作用(2分)
(4)道路(思想):孙中山:暴力革命(1分);甘地:非暴力不合作(1分)。
成因:孙中山改良道路受阻(1分);甘地受到“仁爱”、宗教思想的影响较深(1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B.【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0分)
孙中山和甘地都对本国的民族解放运动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我们解决农民的痛苦,归结是要耕者有其田。这个意思,就是要农民得到自己劳动的结果,要这种劳动的结果不令别人夺去了。……统一之后,要解决民生问题,一定要发达资本,振兴实业。……要用一种思患预防的办法,来阻止私人的大资本,防备将来社会贫富不均的大毛病。
——《孙中山全集》
材料二?所谓禁止洋布,便是抵制英国进口的纺织品,他认为这是经济侵略手段之一,使得印度原有的纺织工业一落千丈。更深入一层的观察,他才艮本反对大规模的机器生产,因为那是资本家压迫劳工。……当然他更是一位爱国者,藉着纺纱织布鼓舞着亿万的印度人民,走向团结为国的一致目标之下,不为谋利,同时却是帮助他人,至少是充分做到自服其布。
——吴俊才《印度史》
请回答:
(1)民生主义是孙中山三民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据材料一,概括孙中山的经济主张。(3分)
(2)开展家庭纺织运动是甘地经济自主运动的主要内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甘地提倡手工纺织运动的作用。(3分)
(3)据上述材料,说明孙中山和甘地对待西方工业文明的不同态度。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他们经济主张的相同目标。(4分)
参考答案:
(1)主张:耕者有其田;振兴实业;节制资本。(3分)
(2)作用:有利于抵制英国经济侵略;有助于农村手工业的发展,改善民众生活;激发了人民的民族意识,推动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发展。(3分)
(3)态度:孙中山:主张发展实业(或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
甘地:反对大机器生产。(2分)
目标:经济独立自主;人民生活改善。(2分)
本题解析:
(1)问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概括主旨能力,材料中主要讲述了民生主义,民生主义是孙中山三民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在材料中三个方面,如“……归结是要耕者有其田。……一定要发达资本,振兴实业。……要用一种思患预防的办法,来阻止私人的大资本,防备将来社会贫富不均的大毛病。”
(2)问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概括主旨能力以及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材料二反映了甘地对西方国家工业文明冲击的深刻认识,开展了“土布运动”, 推动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发展,也有利于抵制英国经济侵略;有助于农村手工业的发展,改善民众生活;激发了人民的民族意识。
(3)问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上述两材料正说明孙中山和甘地对待西方工业文明的不同态度,孙中山态度是主张发展实业(或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而甘地态度反对大机器生产;但二者的目标是一致的,只是手段不同,他们都是求独立求发展的。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