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文化大革命”全面发动的主要原因是
A.文化领域中存在资产阶级代表人物
B.背离马列主义,错误估计我国阶级形势
C.党和国家面临资本主义复辟的危险
D.提出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观点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2006年4月19日,某报纸刊登一篇题为《忘记过去意味着背叛》的文章中指出:“今年的五月十六日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四十年前的这一天,一场席卷中国大地的政治运动爆发了。它无论是从广度还是深度给中国人民带来的灾害超越了任何一场战争,是人类历史上罕见的浩劫。”导致此浩劫的主要原因是
[? ]
A.国际形势的日益恶化
B.反党集团的推动和利用
C.指导思想出现重大失误
D.个人崇拜的发展和推动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明治政府倡导的“文明开化”内容包括
①推行殖产兴业,发展资本主义
②派遣留学生,认识和了解西方文明
③进行教育改革,建立近代教育体制
④大力推进生活习俗的西化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在《China Watch》一书中写道:“他们每天都亲眼目睹少年们在‘阶级斗争’的借口下,对长辈进行抢劫、报复、打骂和侮辱;他们必须出席公开批判邻居、朋友、同事和父母的大会,甚至还要积极发言……”关于费正清笔下的历史事件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严重践踏了中国的民主、法制
B.是由于党的指导思想出现了严重偏差
C.直接推动了中国民主政治的改革
D.给新中国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根据材料描述可知,费正清笔下的历史事件应当是“文化大革命”。“文革”发生的根本原因是党内左倾错误的不断发展;“文革”严重践踏了中国的民主、法制,给中国造成了巨大的损失。A、B、D项表述正确,故选C。
考点:“文革”对民主法制的践踏
点评:“文革”的惨痛教训让党和政府认识到,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必须要形成完善的法律体系约束人们的行为,保障公民的民主权利;国家决策必须遵守法律的规定,避免因决策失误给国家、人民带来损失;必须加强对公民的民主法制教育,提高公民遵法守法、自觉维护法律的意识。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任何经济政策(体制)的出现,都有一定的时代性。同一经济政策(体制)在不同时期所起到的作用是不同的。能够反映这一观点的是
①中国古代的重农抑商政策 ?②苏俄的新经济政策
③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④美国的自由放任政策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重农抑商政策在中国古代前期主要起积极作用,后期则主要起消极作用,故①正确;苏俄新经济政策自始至终起积极作用,故②错误;苏联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在20世纪30年代起了一定作用,但二战后成为社会发展的障碍,故③正确;自由放任政策在自由资本主义时期起积极作用,但后来成为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的重要因素,故④正确。故选D。
考点:史学理论·历史主义的观点(经济体制的时代性)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