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在北魏孝文帝改革中,加速少数民族封建化的措施有?①恢复汉族礼仪制度?②与汉族通婚?③迁都洛阳?④采用汉族的政治制度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2、判断题 在战国时期的变法中,率先制定《法经》,加强法治的是
[? ]
A、商鞅变法
B、吴起变法
C、管仲改革
D、李悝变法
3、判断题 下面两图为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龙门石窟佛像风格的变化,逐渐呈现汉化的特点,出现这种变化反映了

A.佛教的传播和进一步盛行
B.北魏统一黄河流域
C.民族融合的加强
D.雕刻工匠的审美观念差异
4、判断题 (15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
材料二:观察下列三幅图:

材料三: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然王制遂灭,僭差亡度;庶人之富者累巨万,而贫者食糟糠;有国强者兼州城,而弱者丧社稷。?——《汉书?食货志》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商鞅变法的理论基础是诸子百家中哪一派别的思想。(2分)
(2)从材料二:图一和图二中的牛耕图中你能吸取哪些历史信息?这些信息说明的问题是什么?(4分)
(3)阅读材料三,其观点是否正确?试分析其原因。(5分)
(4)根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试述商鞅变法的历史作用。(4分)
5、判断题 【历史——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冬十月丁未,诏曰:“朕承乾在位,十有五年。每览先王之典,经纶百氏,储畜既积,黎元永安。今富强者并兼山泽,贫弱者望绝一廛,致令地有遗利,民无余财,或因饥馑以弃业,或因灾贫而流亡。仓廪不足,租调难持,而欲天下太平,百姓丰足,安可得哉?
——《魏书·高祖纪上》
(1)材料一反映了孝文帝改革前怎样的社会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孝文帝采取了哪一改革措施?作用如何?

材料二
图13 北魏文官汉服俑?图14 汉人胡食图
(2)从材料二中你能获得什么历史信息?反映了什么历史趋势?
材料三 ?李唐一族之所以崛兴,盖取塞外野蛮精悍之血,注入中原文化颓废之躯,旧染既除,新机重启,扩大恢张,遂能别创空前之世局。
——陈寅恪《隋唐政治制度史》
(3)依据材料三,分析孝文帝改革产生的影响。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