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邓小平曾指出,“农业稳了,工业也就稳了;农业不稳,工业就提心吊胆。”以下历史事件最不能印证这一观点的是
[? ]
A.大跃进
B.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
C.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D.扩大企业自主权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1992年1月22日,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指出“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不能像小脚女人一样。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改革开放后首先出现在广东的两个经济特区是
A.深圳、珠海
B.广州、深圳
C.珠海、潮州
D.广州、惠州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1984年3月,来自福建全省各地国有骨干企业的55位厂长经理联合发表了一封呼吁信——《给我们松绑》,随后,《人民日报》转载了这封呼吁信,将“松绑”风吹向全国。这说明当时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
A.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B.增强企业活力
C.发展非公有制经济
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从材料中“国有骨干企业的55位厂长经理联合发表了一封呼吁信——《给我们松绑》”。可以看出在计划经济下国家对企业管的过多过死,使企业缺少活力,改革要改变这种管理体制,所以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增强企业活力,故此题应选B项
点评:经济体制改革的意义。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极大解放了社会生产力,增强了企业的活力和竞争实力,有利于国民经济稳定、健康、快速地发展。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 材料一 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在北京举行。参加会议的中央委员169人,候补中央委员112人。中共中央主席华国锋,副主席叶剑英、邓小平、李先念、陈云、汪东兴出席了会议。各地方和中央有关部门的负责人列席了会议。
——靳德行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 材料二 农业合作化以后,在农村集体经济的基础上,农业生产力有了相当的提高。但是“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经营管理过于集中,分配上存在着严重的平均主义倾向,这种体制不利于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在很大程度上抵消了国家对农业的巨大投入,致使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农民生活的改善都比较缓慢。1978年,还有一亿多农民没有解决温饱问题。
——胡绳《中国共产党七十年》
? 材料三 邓小平指出: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使中国人民的生产力获得解放,这是革命,所以革命是解放生产力。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以后,还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起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这是改革,所以改革也是发展生产力。过去,只讲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生产力,没有讲还要通过改革解放生产力,不完全。应该把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的两个讲全了。
——靳德行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背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在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前后,农村在经营方式、分配方式、管理机构等三方面的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成功,促进了城市的改革。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什么?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积极作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依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前提、实质和根本目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政治背景:“文革”结束。经济背景:经济徘徊不前,人民生活水平没有改善。文化背景:政治思想展开了一场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否定了。
(2)经营方式:从集体经营到分户经营。分配方式:从平均主义到按劳分配。管理机构:从人民公社到乡、镇政府,从生产大队到村民委员会。
(3)中心环节:增强企业活力。积极作用:通过改革,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企业有了竞争机制,增强了活力,经济得到快速发展,效益显著提高。
(4)前提: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实质: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与发展。根本目的:解放和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在一个多年废弃不用的大宅院的大门上,上面的一副对联依稀可辨:“放开肚皮吃饱饭,鼓足干劲搞生产”,横批是“多快好省”。这副对联最早应写于?
[? ]
A.20世纪50年代初
B.20世纪50年代末
C.20世纪60年代初
D.20世纪60年代末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